3到5歲孩子不聽話,是在叛逆期了。
【幼兒叛逆期】
前兩天看到一個視頻,在爸媽里面公認的名字: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個2歲多的小男孩,在幼兒園里不聽老師的話,
老師讓他站到講臺上給大家表演節目。
他一點也不聽,反而哭著說自己錯了。
這時老師說:
“把你小時候的這個習慣糾正過來,以后就不會這樣了。”
孩子因為害羞,不愿意當眾表演,
老師請媽媽來講。
媽媽說:
“孩子呢,沒關系,不表演啥也不會,就讓他上場,等他覺得緊張、不緊張的時候再登臺表演,好嗎?”
“孩子,你知道嗎?有一次我看到他站在舞臺上給別人表演的時候特別緊張,
他就對我說,媽媽,我也不知道怎么辦才好,你可不可以給我講講,我是不是很勇敢呢?”
媽媽聽到孩子說這番話,就知道孩子的膽子肯定越來越大了。
一次次站在舞臺中央,為了孩子他只有站在舞臺上才敢站著。
媽媽因為一次次的鼓勵,給孩子不斷地強化,他就有了繼續挑戰的勇氣,當他站在舞臺上的時候,他也有了繼續站起來的底氣,因為自己掌握了。
鼓勵的意義不僅僅只有鼓勵,它還包含著行為的鼓勵、成就的鼓勵、審美的鼓勵、內驅力的鼓勵、和諧的親子關系、寬容的教育、審美的激勵。
《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曾指出,孩子成長需要鼓勵,而且他和妻子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他說:“對于孩子來說,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變成一個好孩子,但他需要這個過程。”
如果只是單純地逼著孩子學習,孩子的內在的驅動力并沒有形成,他們只會越學越差,最后形成學習障礙。
要知道,學習是一個長期且漫長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有的孩子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成績很好,但到了三年級,成績突然就下滑,而且成績越來越差。
你還能說孩子不愛學習嗎?并不是!相反,孩子學習的目的并不是為了考高分,而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孩子在學習中存在不同的學習方法,有的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快速提高學習成績,有的孩子則是依靠別人的監督和逼迫,才能出成績。
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