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聽話要打他,家長可能都不會動手,因為他們的記憶只停留在“打人”這一行為。
最近,有個叫瑞瑞的小女孩和媽媽走失了,她很委屈,說媽媽有壞人。后來她和媽媽說:“壞人好可怕啊,媽媽以后都不要你了。”
媽媽便立即抱著她哭泣。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后來她發現,自己生氣時,都會拿著一把刀將身邊的人傷害。
有次,蘭蘭不小心在地上碰了一下,媽媽大聲責罵蘭蘭,蘭蘭特別害怕,不敢再去碰。
但是她后面不敢再去觸,而且還在家里偷東西,看到媽媽進來時,她就嚇得不敢靠近,不敢靠近。
媽媽很后悔,為什么當初不聽女兒的話呢?
所以很多孩子雖然會害怕,但是并不是真的不敢去觸碰,只是不敢和媽媽對著干。
而有些孩子甚至根本沒有反抗,或者不敢去嘗試,他們不敢去碰,就只能選擇默默忍受著,這種情況下長大的孩子其實更加不敢反抗。
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已經有了獨立意識,另一方面也具備了反抗的能力,所以經常會故意和家長對著干。
這時候,家長如果用暴力的方式對待孩子,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極端行為。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和別人相處的時候,都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敢和別人講的“話”,不敢去和別人提要求,如果一旦受到別人的欺負,就會采取隱忍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如果家長長期這樣對待孩子,就會讓孩子漸漸的變得唯唯諾諾諾,不敢去說出自己的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之后,往往也會變得更加的隱忍,不敢和別人提要求,因為害怕父母的拒絕,但是同時也害怕在遇到困難之后,得到父母的指責。
如果父母能夠引導孩子,正確地和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孩子就會變得更加有出息,而且在和父母溝通的時候,也能夠更加的勇敢。
3.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父母對待孩子要做到尊重,但是并不是去做到口頭上的尊重。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孩子才能在聊天的時候,認真的傾聽父母的想法,當然,如果孩子感覺父母真的是完全的為了自己好,那么他們也會去和父母溝通,希望父母可以了解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去否定自己,甚至更加變成了父母口中的樣子。
很多的孩子長大之后,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找尋自己的原因,但是很多的家長也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導致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很好的溝通,當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出現分歧的時候,很多的父母就會選擇進行粗暴的批評教育,這樣的話就會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越來越遠,很多的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溝通,他們都認為自己的想法都是錯誤的,而父母并沒有認真的去聽自己的想法,所以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對于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有著很大的影響。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總是打罵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會給孩子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陰影,讓孩子覺得沒有朋友,長大之后他們可能也不會再跟父母敞開心扉,所以當父母想要管教孩子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方式,不要總是打罵孩子,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認為父母的教育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聽話,當孩子長大之后,孩子也會慢慢的疏遠父母,對父母產生一定的排斥感,導致親子關系緊張。
父母應該怎么做?
父母不要總是打罵孩子,給孩子做好榜樣,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采用暴力的方式教育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聽話,所以想要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父母應該多給孩子做好榜樣,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樣的話才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
今日話題:
你家的孩子有叛逆的行為嗎?你是怎么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