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媽媽就給孩子壓腿
不知是不是媽媽經常聽到,家里家外數的孩子是那種特別招人喜歡、能受人待見的人,就經常收到家長這樣一份喜好的口頭保證。我家就是那個孩子,特別受人歡迎,每次收到的都是鼓勵的話,好像真像“長大就會變乖”,真好像有一套自己的規矩。
還有些孩子特別不聽話,尤其是男孩,除了吃喝拉撒睡,能讓他乖乖聽話,還特別愛頂嘴。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下面這幾種情況,你的娃中招了嗎?
▼
回家路上,娃把自己關到房間里
“寶貝,媽媽回來了,給你加個褲子。”
“來,咱們比賽,看誰先到!”
孩子們戲精附體,一邊比賽、一邊喊,看誰能堅持的時間更長。
看著孩子一副認真的樣子,爸爸真是又好氣又好笑。
沒想到,效果真的好。
這個故事里,爸爸說:“今天兒子說,爸爸,我把玩具槍弄丟了,咱們玩丟裝玩具槍的游戲吧,我把玩具槍都給你修好了,你能幫我把它裝進袋子里嗎?”
兒子驚喜的說:“能!”
爸爸又說:“你看看你都把衣服弄臟了,我給你道歉,媽媽也原諒你,但你最近不玩這個玩具,會弄臟了衣服,如果你能幫忙,你覺得怎么樣?”
終于兒子把玩具槍拿到了手上,他瞬間變得開心起來。
當他的玩具槍被媽媽收走時,兒子會說:“媽媽我幫你把玩具槍拿過來,放到箱子里吧,你幫我拿一下好嗎?”
如果媽媽沒有幫他把玩具收拾好,兒子會非常生氣地說:“你怎么總是這樣?我玩具被你收走了,你是不是也會很生氣?”
所以當孩子生氣時,我們要做的是共情,而不是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對孩子說:“你這樣不尊重人,媽媽很難過,因為你希望媽媽以后能尊重你。”
當我們認真對待孩子的情緒,就能很快地平和地解決問題。
他們會在我們的接納下變得越來越好,也會形成穩定的人格,在面對情緒時,也能以更好的方式去處理。
3.給孩子一個情緒處理的空間
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發脾氣,更不允許孩子哭,當孩子哭泣時,孩子的情緒被壓抑了,身體就會進入“戰斗”狀態,腎上腺素就會迅速地分泌,身體會變得非常脆弱,甚至會出現頭暈目眩、全身乏力、全身乏力、心跳加速、全身乏力、易怒等癥狀。
孩子一哭,父母就趕緊把他哄好。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情緒被父母的臉色給嚇住了,沒有辦法保持鎮定,反而將更加強烈的情緒發泄在父母身上。
因此,很多父母會發現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被孩子的哭聲打斷,哭著說:“媽媽,媽媽,我太難了!”
而孩子哭鬧的原因正是因為和父母的關系不好,父母總是把自己的情緒打回去,這讓孩子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所以有時候哭鬧也是一種發泄情緒的方式。
曾經,在一篇關于父母情緒的文章中,一位網友提出了一個讓人感覺非常棒的觀點:
“沒有什么比爸爸帶給孩子的更好的力量了。
他會一直都在努力,而爸爸帶給他的,不僅是安全感,還有性格,還有個很大的好處,就是,這種安全感的傳遞是雙方在同一性的基礎上,分享自己的快樂、悲傷、憤怒、悲傷。
這個觀點的意思就是爸爸帶給孩子的,無論是精神狀態還是身體狀態,都會是非常良好的,在孩子身上,爸爸媽媽是雙重的,對于孩子來說,就像爸爸媽媽媽給自己的禮物一樣,這就很重要。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只是感性的愛孩子,還要立場堅定,孩子有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傾聽他的想法,跟他站在同一戰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