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冷落孩子,不好好說話,不好好做事,不好好吃飯,這些表現都是常見的。一般來說,在孩子2、3歲時,家長最為關注的就是孩子的情緒和行為。
比如,孩子玩著自己心愛的玩具,或是喜歡用手指和叉子挖鼻孔,或者跑來媽媽身邊,看著媽媽在干活,他的哭鬧尖叫著讓人心煩,又或者是很安靜地看到大人在做自己事情。
很多時候,大人會發現孩子“以哭鬧來達到目的”,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行為背后的需求,只是一味地用愛的方式表達愛意。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孩子哭鬧不是故意的,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孩子哭鬧的原因。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陪伴孩子,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宣泄情緒,給孩子堅定的支持,給孩子積極的關注和建議,幫助孩子及時解決問題。
03 孩子哭鬧不止,父母的處理方式很重要
對于孩子哭鬧,有些父母會覺得自己脾氣差,容易沖動,怎么能夠引導孩子的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孩子哭鬧的幾個常見原因:
1、好奇心作祟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的好奇心是最旺盛的,無論是什么事情,孩子都會去探索。孩子會非常喜歡這些稀奇古怪的東西,會樂此不疲,也會不斷地追問:為什么?我是從哪里來的?而且還非常地給你上綱上線,戳穿,所以,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鬧不止,就會覺得煩躁。
但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幫助的,只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不能因著孩子的小時候就任由其長大而疏于引導和教育。否則,長大后孩子發現自己無法反抗父母時,就會產生強烈的反彈心理,采取各種各樣的手段來和父母對抗,甚至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為。
但是,事情總有例外,有的家長在孩子小時候會說這種話,”不許哭!””不許哭!”等到孩子大一點,有了自己的想法,會對家長產生一種強烈的抵抗心理,進而變得叛逆。
所以,家長們要注意引導孩子的心理健康,適當地玩孩子一下游戲,不要讓孩子沉迷于游戲的虛擬世界中。對于孩子而言,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對游戲的厭惡和戒備心理。
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
1、盡可能地將孩子手機當成玩具
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任何事物都是從家長手里爭先到手的。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應該在孩子小時候,盡量少用手機。等孩子稍微大一點的時候,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游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做游戲、看動畫片等等,家長盡量抽離孩子,在游戲中教育引導孩子。
2、給孩子建立規則
對于孩子玩手機,家長不要一味地干涉,而是要對孩子有規則。規則的制定出來之后,家長就要嚴格執行,不要讓孩子玩得時間長了就開始不耐煩了??梢远嗪秃⒆幼鲆恍╆P于玩手機的游戲,慢慢引導孩子去了解和使用手機,讓孩子明白手機只是一個輔助工具,不能以此來取代,才能讓孩子成長。
3、讓孩子做主
家長要注意,讓孩子做主,可能孩子在這個時期是不想讓家長參與進來的,如果孩子已經有所改變,也要給予支持。比如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見,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孩子說不想上學,那么就不需要父母強制。如果孩子出去打工,那么父母要主動將自己的事情告訴孩子,讓孩子去學習,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一下打工的苦日子。也許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孩子會轉變的。
總之,父母要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負重前行,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后,不要老是拿著孩子,去做一些父母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要將孩子的腳步放慢一點,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努力,也能夠更好的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要提前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孩子要學習的知識,要了解孩子想要學習的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也要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在自己想要學習的時候,有沒有事情能夠讓自己去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