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有焦慮癥不讓看孩子
寧波婦兒醫院婦兒醫院婦兒科心理科主任張淑芹:
李女士患有嚴重的焦慮癥,從1歲時就表現出失眠,晚上很難入睡,有時候會哭醒。孩子一直哭,哭到半夜,連下幾單口藥都不敢喝。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張淑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急在心里。暑假里,孩子天天在家看電視,打游戲。張淑芹擔心孩子在學校出現了問題,每天中午吃過飯就去培訓機構給孩子當借口。
由于對疾病的不了解,有時為了治病也去看了不少中醫。雖然中醫的西醫特色更好,但是孩子對中醫的理解能力和懼怕情緒,也是不舒服的。
她帶孩子去了很多中醫西醫,希望孩子能夠體察心身。最后孩子從醫院回來后,也不愿意去了,說是醫院的管束、驚嚇嚇壞了他,讓他不敢再去看醫生。
有時孩子和我說精神有點問題,想讓我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
前兩天我聽了王老師的講座,內心是相當復雜的。專家告訴我說,青少年抑郁癥的表現往往不典型,家長往往難以接受。
我想讓家長們認清自己的孩子在高中里真正的問題是什么?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的原因,是學習壓力太大了,還是在人際交往中受到挫折?
我想幫助她一起找到解決之道,于是我繼續在網上學習,查閱資料,看更多的育兒經歷。
在和許多家長交流的過程中,我深深地意識到,對于高中生,家長的期望絕對不是期望過高,而是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當她們跨過這個學習的“道”時,未來人生中的競爭力自然也會更強悍。
于是,在和孩子的交流過程中,雖然我多次強調要尊重孩子,但還是經常對孩子發出指令“你該做什么,還是該做什么”。
尤其注意,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千萬不要指責孩子,要學會傾聽,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而不要總是以自己的經驗主義,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這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要以孩子喜歡的方式來溝通
在與孩子的溝通過程中,父母可以試試用朋友的語氣與孩子交流,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我和我女兒的爸爸常常會在周末的時候,帶孩子到朋友家做客,這樣孩子會感到很開心,在孩子心里還會產生一些“我和朋友”的概念,父母就是那個朋友,在朋友面前孩子會比較開心,孩子會比較內向,喜歡宅在家里,如果父母有時間,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讓孩子學會與朋友交流溝通,使得孩子也會變得活潑開朗。
最后,多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自己去玩耍
如果你的孩子的朋友特別的少,不知道該如何去和朋友交流,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只是和他聊一些非常簡單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看電視,去玩一些高興的事情,這對孩子來說才是健康的狀態,因為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周圍的很多事物,都是他一個人慢慢去認識的,如果不在家長的身邊,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孩子會變得特別的膽怯,沒有辦法和別人交朋友。
對于這種情況,家長需要做好一個心理疏導,告訴孩子,所有的人都是一個人,人是需要互相幫助的,讓孩子能夠更加的優秀,才能讓孩子,可以更好的得到成長。
三、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度過叛逆期
1、不要總是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有些家長總是在面對孩子的叛逆時,會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樣的做法,在孩子的心里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其實家長們也不要總是打罵孩子,很多時候打罵都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因為打罵只會讓孩子和家長產生距離感,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孩子不聽話,其實并不是因為孩子不聽話,只是因為家長沒有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所以才會導致孩子不聽話,所以家長們要學會正確的教育方法,不要總是打罵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叛逆。
2、家長要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當家長們發現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使用暴力,這樣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的使用一些正確的教育方法,避免出現打罵的行為,因為打罵孩子除了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方面的影響外,對孩子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家長們也要合理的運用一些方法,才能夠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