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孩子女孩不聽話,甚至動手打媽媽,這樣的行為,是否確實讓父母很生氣?作為父母,該如何有效教育自己的孩子?
文 | 姐姐的屋門
12歲的女孩,處在青春叛逆期。雖然是十幾歲的年齡,但是她的情緒起伏很大,好幾天都在哭鬧。到底怎么回事呢?該如何才能幫助孩子度過這個時期呢?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關于這個問題,我在去年11月19日、19日系列文章中給出了相關觀點:
1.和善與堅定并行,共同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的“四種教育方法”值得我們學習。
美國前總統羅斯提到過,他認為“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以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對待孩子,不要心軟,不要心軟,不要心軟,就像對待孩子的朋友一樣,當孩子出現錯誤時,他不會跟你急,而是冷靜分析原因,想辦法解決問題,并且跟你一起分析問題的解決辦法。”
“堅定是對孩子的原則性要求,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犯錯時,沒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孩子,而是對孩子一頓臭罵。這樣的教育孩子會覺得“規矩”是不被認可的,但他也沒有能力反抗,于是只能默默忍受著,沒有半點委屈。
所以父母應該用堅定的態度,讓孩子知道,你是可以忍受批評的,只要你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行了。
3.不要太過于嚴厲
有時候父母太過嚴厲,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他們可能會不敢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想法,但這其實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因為不管怎么說,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只是嚴厲的時候很不可取。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用詞,不要太過于嚴厲,不然孩子會產生畏懼心理,甚至還會產生逆反心理,讓孩子更加排斥父母。
4.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父母的想法不能過于強硬,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給他們留一點空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慢慢的成熟,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什么事情都想要讓父母替自己決定,而是自己也能夠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父母可以適當的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不要總是以父母的角度來看待事情,不然孩子會感到非常的委屈。
以上幾點建議,家長們可以參考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對于孩子來說,家長們要適當的去培養,畢竟學習是孩子最好的路,如果只是讓孩子單純的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面,那么孩子的想法也就不會那么的重要,所以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方式方法,盡量做到孩子們的心坎,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