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不聽話回來怎么教育?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教育是個問題,是學校教育和老師應該共同承擔的責任。但其實教育也是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決策過程,而不是家長單方面的方案。所以,家長應該在孩子教育問題上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勤于反思,不要把老師說的話當成耳旁風。
“老師說的對,你要認真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老師布置的作業,你要仔細做”
……
雖然我們沒有說這些話,但是我們當時心里就在想,“你說的對,老師不都是這樣對我們的嗎?”
……
其實每次我們和老師溝通時,雙方都是很平靜的,可能對方也不說話,但是我們的想法很明顯的一致:我和老師之間就沒有小矛盾了。
這一點我們有太多的責任,當孩子與老師發生沖突時,我們首先要考慮是孩子本身的原因,還是老師沒有處理好孩子之間的“沖突”,這是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前要保持的基本原則。
(2) 不要著急,不要發脾氣
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他們很容易把自己的看法和想法直接的表達出來,并且非常善于把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寫在日記里。
所以,要解決問題,首先要讓孩子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是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的能力。
讓孩子把心里話說出來,這是成功的一種標志,也是培養孩子情商最好的方式。
1. 鼓勵孩子說
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的鼓勵孩子,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不要去打斷孩子,讓孩子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
如果孩子想說的話沒有得到回應,家長也不要急于否定孩子,應該鼓勵孩子說出來。
孩子每次發脾氣都會得到父母的傾聽,這讓孩子慢慢的就會變得越來越平和,將來,他也不會再用這種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或者對父母進行威脅。
2. 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情緒
父母可以教會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說,生氣的時候,可以說出來“我生氣了”,也可以說出來“我生氣了”,父母可以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說,“我不喜歡你這樣說我”,或者是“我很生氣”,當孩子用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情緒時,家長要加以正確的引導。
3. 當孩子出現“暴力傾向”時,及時制止
當孩子出現“暴力傾向”時,家長要及時制止,并引導孩子學會以正確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讓孩子避免出現暴力行為。
其實,在這一階段,孩子都非常的喜歡動手打人,家長千萬不要責怪孩子,要做的是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如何正確的打回去,不要傷害到其他小朋友,或者是,打人的時候,一定要懂得保護自己。
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1. 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與人相處
2. 告訴孩子,“動手打人不對哦!”
3. 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和孩子一起討論解決辦法,引導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用禮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
4. 多與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學會道理,以理服人,不打人
5. 當孩子的壞行為讓你產生誤的時候,你首先要給孩子正確的指導,告訴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會讓他更加反感,還會做出更加過激的行為
6. 用幽默的方式解決問題,讓孩子學會處理問題
7. 教導孩子正確地解決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孩子該怎樣做
8. 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你首先要做的是觀察孩子有沒有出現這種行為,比如,孩子摔倒了,哭鬧,打人等等
9. 多給孩子一些耐心,給孩子多一點鼓勵,讓他體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
10. 家長與孩子之間應該有一些平等交流,給孩子創造一個平等交流的機會
10. 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為了孩子健康成長,讓孩子順利地度過叛逆期,我們家長應該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對于孩子的“逆反”行為,我們應該做到理解和尊重,對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們要適當地拒絕,要給孩子講道理,但是不要一味地放縱,因為孩子會長大,我們必須要讓他們學會承擔后果,學會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