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脾氣暴躁不聽話好動,不聽話,對父母來說簡直是一個難題。我家孩子脾氣很大,這一個“難”,我要如何能夠改善?要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去做事情,而不是情緒發泄。很多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會和大人頂嘴,什么都要自己來,但是大了以后就會非常叛逆,總是跟大人頂嘴,不肯聽話,或者是不按照父母的要求來。其實這個時候,我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段話,分享給大家:
孩子現在6歲,上小學的時候,他情緒不太好,當我在給他講道理的時候,他總是一副不耐煩的樣子,所以經常會發脾氣。當我忍無可忍準備大聲跟他講道理的時候,他還是還是會大發脾氣,不聽我的。我試著跟他溫和的溝通,他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我不明白,為什么現在的孩子這么愛發脾氣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發脾氣的時候,孩子也一樣,所以有時候孩子生氣的時候,也會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是如果我們忽略了孩子的情緒,我們就會發現孩子經常不聽話,做事的時候總是三分鐘熱度,那么孩子也會經常會在生氣的時候發脾氣。這就是孩子情緒管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發脾氣背后的原因
02 孩子發脾氣,是表達能力不足所致
1歲以前,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并且還不足以支撐他們的行為。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說明孩子對世界還沒有基本的認知。孩子要想把這個世界吸引過來,必須有兩個非常強烈的需要,第一個就是需要讓他知道,這個世界是什么樣子,第二個就是我要什么,那么這兩個就是孩子的能力。
可是很多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也總是不能理解什么,不懂得如何去表達他們的情緒,而且有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歡大喊大叫,不喜歡被人管束。這種情況就要引起父母的注意了,首先就是孩子可能是有這個情緒的,他不明白情緒是什么,他要表達什么,但是只是憑著感覺,沒有將其表達出來,這樣的孩子,父母就應該及時加以引導,而不是打罵孩子。
第二個,就是在他做出一個不好的事情的時候,父母要通過引導,讓孩子明白,怎么做才能更好。
這種父母不知道該怎么引導孩子,因為他們都希望孩子按照他們的想法去做。但是他們的方法是錯誤的,所以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孩子在不斷的嘗試,每一次失敗后,他們都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來支撐著自己。這也就是為什么會有一些乖孩子會變得叛逆,因為他們一方面渴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另一方面卻沒有能力獨立,而且很容易受挫。
所以,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就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站在他們的角度去幫助他們。
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應該怎么做?
1、先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孩子處于叛逆期,我們要理解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里,是最信任父母的,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支持。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要嘗試理解他們,當孩子覺得父母懂他們,可以打開心扉,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2、平等地對待孩子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存在問題,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無法溝通,那么這時父母就需要注意對孩子的態度了。
首先,父母應該是一個善于平等的人,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其次,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不管孩子有什么樣的想法,都要說出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和孩子聊聊他的現狀,并且試著和孩子談一談,坦誠的告訴孩子父母在他們的童年時期的經歷和感受。
比如,孩子覺得不開心時,可以和孩子說,“我覺得很悲傷,你現在很生氣,你可以告訴我發生了什么嗎?”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告訴父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父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我和同學吵架了,對方比我好看多了,我應該要向他學習,告訴他們如何才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