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為什么經常不聽話?
很多家長苦惱:“為什么我的小孩不聽話?”
為什么大人的話很多孩子都聽不進去?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聽?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家長交流?
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與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
為什么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
要想知道如何解決孩子不聽話的問題,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不聽話的真正原因。
孩子不聽話的真正原因
1、孩子不愿意認錯
因為認錯是一個需要認錯的行為,所以小孩子不愿意認錯是很正常的。
比如孩子在外面和別人打架了,回到家里面受到了別人的欺負,就回家跟爸爸說,爸爸知道了會批評我的,因為我這次考試沒考好,他狠狠地批評了我。
孩子回到家,爸爸就問,你怎么又沒有考好?
我說我考差了,他就說我笨,我就覺得特別的委屈。
這樣的例子我們在生活中其實也經常會出現在,比如說孩子回家后說:“我這次考的不理想,我真的很笨,看起來就像一場暴風雨,我怎么跑到外面就這么快回來呢?”
你應該聽到這個話了,然后對孩子說:“這次考試這么差,你是不是覺得很沒面子啊?”
孩子聽到這些話之后,就會覺得我是一個失敗者,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我真是一個特別差勁的人。
為什么孩子會覺得父母這樣評價我,我感覺自己特別沒有價值,我是一個特別糟糕的人,我在別人眼里是一個糟糕透氣的人,我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任何價值。
當孩子有了這樣的認知的時候,他就會放棄學習,選擇逃避學習。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厭學是孩子對自己的一種保護,也是對家庭的一種保護。
我們應該保護孩子的自信,這樣的孩子也會有勇氣和能量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因為他知道只要自己想學,就一定可以解決困難,即使失敗了也能從中得到幫助。
那么,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厭學情緒之后,家長到底該怎么做呢?
01 理解孩子的厭學情緒,和孩子共情
當孩子出現厭學情緒之后,家長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緒,共情孩子的不快樂,讓孩子在情緒中獲得對自我的認同感。
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情緒,只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能夠抵擋一切厭學情緒的產生。
02 多與孩子溝通,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挫折
當孩子因為學習壓力而導致焦慮過大時,家長要鼓勵孩子,給孩子定制一些小目標,當孩子實現了一個小目標之后,孩子會感覺到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產生成就感。
當孩子狀態有所轉變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些獎勵,鼓勵孩子再接再厲。
03 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當孩子成績不穩定的時候,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為什么會成績不穩定,是學習困難還是其它的心理障礙。
如果孩子的情緒不穩定,那么就要先從孩子的心理疏導開始,慢慢地引導孩子走出困境。
04 培養孩子穩定的學習情緒
孩子厭學,可能是孩子自身的學習動色不夠,也可能是孩子受到外界的影響,比如說孩子身邊的同學會造成孩子的焦慮,也可能孩子對學習的信心不足。
所以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學習上來,要從孩子的興趣點入手,比如說孩子喜歡汽車,家長就可以跟孩子聊汽車的優缺點,然后討論他喜歡的一些汽車的知識,鼓勵孩子學習。
孩子厭學時,家長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如果孩子真的不想學習,家長可以以身作則,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當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比較遠一些好玩的地方散心,或者帶孩子到周邊城市走走看看看,用知識來解決孩子的問題,讓孩子體會一下學習的意義,自然而然就會減少厭學的情緒。
家長的引導很重要,如果孩子已經有了厭學情緒,家長一定要及時地幫助孩子進行調整,引導孩子重返學校,讓孩子重拾對學校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