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初中不聽話怎么教?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個話題,在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來說,當孩子出現逆反行為時,我們必須首先考慮到孩子是不是真的處于叛逆期。
其實不然,孩子的成長出現叛逆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心理狀態,在某些時候,孩子會出現叛逆的情況,只是孩子在叛逆的時候有些表現的時間比較短暫而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幼兒叛逆期
通常情況下,孩子在孩子三歲之后就會出現叛逆期,小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在一歲左右,因為孩子在一歲左右的時候,正處于動作成長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開始學會扔東西、打人、搶東西等動作的出現,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的標志。
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稱為"幼兒叛逆期"。
這一階段的孩子有時候會有些任性,有時候又會對父母很反感。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借助于語言的力量,用合理化的語言去引導孩子,告訴孩子"可以"做",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
3-4歲的孩子開始產生強烈的自我意識,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非常重要,而叛逆期卻是一個培養孩子成長的好機會。
可以說,孩子人生的3個叛逆期,是父母教育的關鍵期。
2-3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父母要抓住這個關鍵期,讓孩子更聰明的成長。
第一個叛逆期:寶寶叛逆期
孩子在3-6歲的時候,開始出現第二個叛逆期,這是孩子從嬰兒過渡到幼兒過渡到兒童的階段。
了解到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喜歡說“不”,但是語言能力卻跟不上,和父母之間的交流也不好。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通過挑戰父母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因為進入到第一個叛逆期,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決定,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于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會跟父母對著干。
第三個叛逆期:青春期
孩子12-18歲之后,又進入到了人生第二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普遍認為自己是小大人了,但是心理發育卻跟不上生理發育,導致他們很容易產生挫敗感,做事容易猶豫不決。
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特別是男孩子,會更加迫切地想讓自己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而一旦離開父母的束縛,就會變得很暴躁,甚至開始討厭自己。
四、五年級
在孩子12歲以后,父母就要開始進行第二個叛逆期,就是“兒童叛逆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大多很難管,而且特別容易和父母對著干。
但孩子進入五年級之后,生理和心理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孩子的思維能力開始飛速發展,學習成績也在不斷提高,甚至有的孩子開始出現了厭學情緒,抵觸情緒。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就是孩子們的天敵,父母的管教令孩子感到非常的厭煩,他們會覺得父母不信任自己,處處針對自己,導致親子關系的緊張。
而到了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意識增強,父母還是那個坐在孩子身邊,和孩子平等相視的父母,但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尊重,于是孩子和父母的距離就拉開了, 溝通變得困難了。
而父母如果從一開始就和孩子建立起了良好的溝通,就能夠有效溝通,解決孩子成長中出現的煩惱,促進親子關系的和諧,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這里是朗朗育兒課堂,在這里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