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孩子焦慮癥
有沒有說他想死,想逃離,害怕和同學去學校,是焦慮癥的表現之一,據調查,有高達7.6%的學齡兒童有焦慮癥狀,其基本癥狀包括逃避、抵觸、抑郁、煩躁、注意力不集中、恐懼、失眠、多夢、煩躁、攻擊性、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這些癥狀使得孩子難以與他人、教師溝通、社交等關系密切,人際關系變差,學習成績差。
醫學專家表示,家長與孩子一起治療,可以讓孩子的焦慮情緒得到緩解,并且恢復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具體該怎么做?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建議】
家長首先要意識到焦慮對孩子是有害的。家長首先要認識到焦慮對孩子不僅是有害的,同時也是有益的。家長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讓孩子對焦慮的情緒有所認識,從而讓孩子不至于總是焦慮。
在發現孩子存在焦慮情緒后,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進行積極的心理調節,讓孩子能夠在緊張的環境下面過得更加從容、舒適。
1、 家長要有意識地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引導孩子做一些放松的事情,比如:冥想、做一些訓練、聽音樂等,讓孩子從煩惱的情緒中抽離出來,這樣就會減少孩子的焦慮情緒。
2、 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家長要為孩子提供一些積極向上的活動,把孩子的注意力從焦慮情緒上轉移到其它的活動上面,從而緩解孩子焦慮的情緒。
3、 家長在家里也要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比如跟孩子一起聊天、看電視、運動等,不要讓孩子總是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
4、 家長還要鼓勵孩子多和其他同學接觸,讓孩子能夠愉快地融入集體生活。
最后,希望每一位家長能夠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們在集體生活中的精神力量來表達自己。幫助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這才是家長教育孩子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