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媽太焦慮就怕孩子有毛病,自己沒有精力養育孩子,生了一個小孩就焦慮。
媽媽太焦慮就擔心孩子總有毛病,生下來孩子就對自己沒信心,要不就是脾氣暴躁,一直朝孩子發火。
去年暑假快結束了,眼看著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父母卻還不知道孩子的毛病有多嚴重,特別是對自己的兒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位媽媽因為要上班,所以在收拾整理房間的時候,就發現了本子上有一些遺書,上面寫著這么一句話:“我好累啊,媽媽,我想要休息一下,你就給我滾出去。”
雖然最后這位媽媽在小區門口等了十分鐘,看到孩子還在玩耍,突然一個想法爆發了:“你怎么能這么想呢?你真希望我是那個書桌上,活生生的人?!?/p>
孩子委屈地在紙上寫下了這樣的話:“媽媽,我想要休息一下,你就自己在這兒刷視頻吧,玩手機對我一點好處也沒有。”
孩子就會更加氣憤,因為家長不僅不守信用,還不遵守規則,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自己怎么做都是錯的,做什么都是錯的,只會更加抵觸。
正確的做法是:
媽媽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不看電視,不去打擾孩子,除非孩子求助,被媽媽發現了,否則媽媽再關掉電視,孩子就會重新學習了。
同樣的道理,在孩子面前也要“示弱”,讓孩子幫助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整理衣服、掃地、洗菜等等。
家長充分的利用“霍桑效應”,可以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去發展自己,去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