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班孩子不聽話,一直和家長對著干,有的家長干脆把老師拉黑,直接告到我這里。好像是教育機構越拉越大,家長越走越歪。但其實,教育機構和我說的完全不一樣。
教育的概念是要教育,但是教育者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完全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人來對待,
或者是用自己的看法去衡量,來對待,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另一種是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覺得孩子是自己生養的,孩子的事情就應該由自己負責。
前兩種情況,父母沒必要給孩子所有的選擇,并且還要給孩子設定一些“不聽話”的規矩,孩子的行為就會出現反常。
其實,所謂“不聽話”的行為就是孩子的思維模式、情緒和表達方法出現了問題,但孩子并不是不會聽從父母的命令,而是在思考和執行規則時不起來,那是因為孩子的思維模式比較僵化,想得多、想得多,但做得少。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想法可能并不是那么成熟,并不是不想執行。
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他們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和邏輯體系,因此他們并不能準確地理解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邏輯思維去執行而已。
但是,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偏差行為,一定要及時進行糾正,因為一旦改正錯誤,就能從他們的思維模式中收獲更多的成功。
孩子倔脾氣,不是因為沒有耐心
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模式是處于半成熟狀態,雖然擁有獨立的思維,但是擁有比較沖動的大腦,他們在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是沒有耐心的。
而在做選擇的時候,他們往往會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這就導致了孩子無法進行正常的思維,而且在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往往更加的與眾不同,所以父母就要仔細觀察,及時地糾正他們的思想。
如何糾正他們的倔脾氣呢?
1、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每個人都會有情緒,孩子也不例外,他們的內心都會有一些想法。
如果說孩子的內心經常出現一些小情緒的話,那么父母就需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的發脾氣背后的原因。是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被父母阻止了?是不是孩子內心的想法讓孩子不愿意和自己交流。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地理解和安撫孩子,不能因為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而沖孩子發脾氣,那樣的話就會造成孩子內心情緒失控的情況。
如果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們,就不會以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情緒了。
2、學會等待
我們總是在看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往往就會很擔心孩子會不會變壞,就會立馬就開始教育孩子,希望能夠快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
但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應該首先讓孩子從我們的情緒中抽離出來,然后再進行平復情緒的步驟,讓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平靜。
所以,我們在面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首先應該要做到的就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畢竟是在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學會成長的第一步。
所以當我們感覺到孩子又一次把我們推開的時候,也一定要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盡量去冷靜,可以選擇在平復自己之后再跟孩子好好溝通。
二、了解清楚原因,制定解決辦法
很多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總是沒有辦法和孩子溝通,導致孩子犯下的錯誤比較嚴重,甚至還有被逼著做出難以挽回的事情,所以我們也要學會如何去跟孩子溝通。
首先要了解清楚原因,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應該先從自身找原因,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現了問題,讓孩子有了不滿,而不是跟孩子一起去抱怨。
其實父母的出發點應該是好的,但是為什么總是不能夠去跟孩子好好溝通呢?
這里的關鍵就在于父母要知道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 沒有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
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家長不能夠正確的跟孩子溝通,總是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只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隔閡,并且孩子不愿意跟家長溝通,其實孩子也不愿意去學習,更不愿意聽家長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