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羞的孩子會患焦慮癥嗎?
小丹是一位幼兒園老師,在她的專業知識指導下,有3個不同性格的孩子。他們都很內向,或者在幼兒園里跟小朋友交朋友少。
小丹所在的幼兒園有10個孩子,他們班級有10個孩子是一個“害羞”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會養出害羞的孩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害羞的孩子除了天生的性格內向外,在群體活動中他們往往都不太愛做事情,總是安安靜靜地坐著,不愿參與其他人的活動。他們會不斷地重復同樣的動作和語言,無論是打招呼還是說話,都表現出“只手遮天”,或者有些木訥的樣子。
01 孩子為什么害羞
害羞,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的心理發育現象。
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一般都是因為害羞而導致的。因為缺乏自信而導致孩子們經常會有很多煩惱,沒有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他們會從父母那里,從別人那里獲得一些關愛與安全感。
如果孩子平時有以下跡象,家長就需要注意了。
1、怕生人
害怕一個人,見人就躲,怕一個人玩,不知道怎么和人打交道,甚至連上廁所的勇氣都沒有。
2、習慣性躲避
不愿意去陌生人的場合,一到陌生人就緊張不安。
3、膽小羞怯懦
膽小怕生的孩子,經常會出現在別人面前不敢說話的情況,如果在陌生人面前,遇到困難,就會膽怯地躲到一旁,不敢上去。
4、不自信
經常會怯場的孩子,其實更加自卑。他們不敢主動說話,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喜歡,就算是自己的父母。
這些孩子,往往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是父母往往忽略了,越是乖巧的孩子,往往內心越是自卑。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和別人交流,因為擔心說了別人的壞話,會讓別人不喜歡自己,不喜歡自己,所以為了討好別人,自己也會非常的聽話。
5、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以為只要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讓孩子吃穿自己帶孩子吃穿,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有些父母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導致孩子只能委屈自己,然而,很多的孩子并不是這樣,很多的孩子是通過“懂事”來達到目的。
他們很乖巧,一旦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就會很乖巧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候父母讓他們做什么,他們就會非常的反感,甚至會和父母頂嘴,但是長時間的這種教育是錯誤的,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懂事聽話
1、給孩子樹立一個正面的榜樣
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影響他們以后為人處世的主要因素。如果孩子一回到家里,看到父母整天吵架,甚至將錯誤的原因歸結于孩子,孩子在潛意識里會覺得自己很不聽話,可能因此有樣學樣,他們就會在以后對父母的行為進行模仿,進而形成這樣的習慣。所以,在孩子面前,我們要做到以身作則,并且不做出斥責打罵孩子的行為。
2、營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
有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就喜歡一個人待在家里。在孩子看來,和父母在一起,他們可以被允許、可以有無限的話題、可以毫無保留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有的孩子對父母喜歡的食物不感興趣,在家里則完全是飯吃個不停,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約定,如果不愿意給孩子買,就在吃飯之前,給孩子一點小零食。
孩子在吃了零食之后,會表現出很大的不舒服的樣子,這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在做飯的時候,并沒有直接告訴孩子需要怎樣的東西,而是采用了一些有趣的方式,這樣孩子就能夠接受父母的建議,更加喜歡在吃飯的時候,和父母一起吃飯。
技巧四:選擇食物,要在合理的范圍內
在選擇食物時,家長要考慮孩子的接受程度,如果孩子不接受的話,就會有可能產生負面情緒,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就有可能產生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