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前焦慮 必須聽故事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孩子哭的時候,家長的心也就跟著崩潰。睡不著也就沒事了,覺得孩子有啥大問題,等孩子睡了再安撫就好了。
小楊前段時間經歷了這樣的困擾,他說:
“晚上哄孩子睡覺的時候,一開始還能耐心陪睡,到后來,我干脆 ,先抱孩子睡,等孩子睡了再起來哄,我能睡幾分鐘就沒耐心哄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
睡覺時間一到,小楊就開始要著手做孩子的“安全教育”,而孩子并沒有提前睡,夫妻倆提前在床上預演了一場噩夢。
寶寶心里不滿,又開始埋怨媽媽,“你就知道讓人哄,你說啥都是好聽的!我都給你做了,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懶?!”
“怎么這么笨!”
……
孩子生氣的時候,會吼媽媽。但是,孩子哭著要媽媽陪,媽媽不甘心,寶寶開始在地上打滾耍賴,這時媽媽就會讓孩子把手放在腿上,媽媽趕緊抱起孩子去安撫孩子。
孩子會想辦法離開。當他終于有了一只腳后,媽媽就能感受到他的反抗。他會吵著要,然后媽媽就心軟了,讓他自己睡,當然,媽媽也沒有去哄他,他也會自己睡。媽媽要是抱,他可能就會鬧得更加厲害了。
第二種:“小時候奶奶帶,只有我很少跟他說話,現在他不說話了,很冷漠的樣子。我們根本就沒辦法去了解他內心的想法,也不知道他這樣鬧的話會給他帶來什么影響。其實這些想法都是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導致的。”
那么,當孩子鬧騰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第一步,傾聽,第二步,安撫。
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去傾聽,因為那些哭鬧的孩子,他其實只是想讓我們了解自己。孩子的情緒只是一時的,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哭,我們要做的是先了解他的情緒。
所以,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我們沒有弄清楚孩子哭鬧的原因,一味地責備孩子,就會讓孩子的情緒淤積的越來越多,最后孩子就會出現過激的行為。
所以我們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處理好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我們的愛,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情緒被接納,讓孩子學會釋放情緒,孩子才會慢慢平靜下來。
2、告訴孩子他的感受
有時候孩子哭鬧,是因為情緒處理不好。
哭是有生理需求,餓了、累了、熱了、渴了、渴了,不舒服了。
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寶寶,你現在很生氣,媽媽也很難過。你可以不哭,我們待會兒再談。”
然后,我們跟孩子說:“你先深呼吸,喝完酸奶,我們再處理,你想好了再跟媽媽講道理嗎?”
孩子聽到你的話,他的情緒才會平復下來,他才愿意跟你一起去解決問題。
3、教孩子正確的表達方法
一個五歲的孩子,什么都不會說,我們就教他如何正確的表達方法。
一、跟孩子正確的表達方法
正確的表達方法應該是:你跟我說,我跟你說。
舉個例子:
孩子不愿意吃飯,哭鬧不止,如果你直接說:你不想吃飯,我就不給你吃了!或者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你喜歡吃的東西了!或者說: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3、正確的表達方法
孩子是因為愛父母才會哭鬧,那我們首先就要學會正確的表達方法,讓孩子明白,哭鬧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們可以用紙箱子或者洋娃娃來表示情緒,或者是把手伸進衛生間或者是把玩具拿出來,然后平靜的把玩具放進去。這樣我們才能和孩子交流,我們才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在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要讓孩子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