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個都不聽話怎么教育?這已經不是一個家長能夠給孩子的愛了,但是確實有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對于他們自己來說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然而從那天開始,就對孩子進行著嚴格的“監視”。
面對自己的孩子,家長是如何教育的呢?
一、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些家長經常抱怨孩子有不好的習慣,對孩子的期望太高,希望孩子一下子達到父母的預期,導致孩子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所以父母可以輕易地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簽,比如:“這孩子就是沒出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這孩子真聰明。”“你看你,這么簡單的題目都不會做。”
對于孩子來說,被人嘲笑是一件很難過的事情,即使自己再努力,再努力,也可能也無法突破這個束縛,對孩子來說,這就需要不斷的重復,才能使他在重復中找回自信。
二、鼓勵和贊揚要自然、具體、具體,表達出來
對孩子來說,讓他知道自己真實的能力和水平,讓他知道自己的聰明與能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父母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努力行為進行夸獎,“你今天的掃地,掃把把垃圾掃得又臟又干凈,我們把這件事情做完了,還是可以做得更好的,很棒!”
當孩子在任何領域獲得成功時,都能夠以具體的細節描述他的努力,能夠及時的給予鼓勵和表揚。
例如,在孩子學習進步時,父母應該及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當孩子第一次寫作業時,父母應該給予孩子檢查作業的方法,當孩子學會近一個小時后,父母應該給予他一個時間表,等他學會后再回來。
當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業時,不要過于責怪孩子,這樣會讓他把學習當成是給父母的任務,而不是為自己而學,或者是為了取悅父母而學。
如果孩子經常被批評,那他很有可能會形成“習得性無助”,變得自暴自棄,然后就不再努力。
所以,對于孩子的錯誤,父母更應該引導他們積極采取有效的行動,通過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彌補孩子的錯誤,從而讓孩子變得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