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總想掐死他不要他
朋友回憶起那段經歷,是感到十分的痛心。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段日子,朋友在管教孩子時,因為兒子不聽話,不按時做作業,媽媽便打罵了兒子,結果兒子一直情緒激動地用身上的紋身使勁地撓傷了自己的手臂。
從此,她再也沒有打過兒子。
在我們的身邊,總是有這樣的父母,認為教育孩子就應該打,讓他怕了才會去改正,但是殊不知,這種做法只會適得其反。
孩子在棍棒教育下的成長,很多時候并不會聽父母的話,反而會模仿父母,父母越是打罵他們,他們就越是變得叛逆。
孩子之所以會叛逆,大多數是因為受到家庭的影響。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父母應該以身作則,用自己積極的態度去教育孩子。
三、孩子叛逆不聽話,家長如何教育?
1.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權利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自己的需求,他們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也不想讓父母總是安排他們的生活。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權利,讓他們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是用父母安排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2.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有效的溝通,一定是雙方都能夠理解彼此的需求,這樣的話才能讓親子關系的和諧,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3.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信任感
信任是家庭教育的基礎,沒有信任感,教育也就無從談起。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論是心智還是心智都是不成熟的,在受到外界的誘惑和挑戰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一些異于常人的行為。
因此,父母的陪伴和信任,能讓孩子走出成長的誤區,與他人建立起友好相處的關系。
很多時候,父母的陪伴并不意味著時間長短,而是足夠有效。
二寶出生的時候,一直都是我一個人在帶著,包括我上下班路上的時間,也有無數次,孩子在,我也跟著她,吃完晚飯后就睡,第二天又是一樣的早起,我基本上不會感到無聊。
我也會用心陪伴他,看書,寫作業。
每天早上給他帶他去上補習班,英語,背書,還有其他的游戲,這個過程當中我會很自然的和他聊天,然后問他最近想不想去上學,有沒有交什么朋友。
他會把“上學”這件事拋到腦后,而且逐漸的,他的思路清晰了,我在陪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中也會引導他去思考,我問他:“你上課聽講了嗎?你從中學到了什么?我相信你會有不一樣的表現。”
孩子就會對我的變化,有了自己的分析,就會愿意去認真的聽講,這是好事,也是好事。
他的成長,能夠讓他今后的人生有真正的意義,而不是為了讓他去做出什么改變,我希望能夠改變他對學習的態度。
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在學校遇到困難了,他自己并不清楚,而是自己沒有真正的去學習,讓他痛苦不堪,甚至會讓他產生厭學的情緒。
而這個時候,我們不能給他壓力,讓他去面對困難,我們可以幫他一起去分析失敗,甚至幫助他找原因。
有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磨蹭是個很大的問題,可是我們忘記了,孩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他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我們越焦慮,就越容易對孩子的磨蹭嘮叨,這就導致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不是為了自己而寫作業,而是為了完成父母的期望。
心理學研究表明:
我們的焦慮是一種從遠古時代向現代人灌輸的一種價值觀,
它可以讓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感覺到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