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值得被大人好嗎?
我覺得這是個問題,因為小孩子不聽話,問題在大人身上。
我家是女孩,今年讀高一,是一個男孩子。在農村很是懂事,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總是讓人不省心。你不知道,家里的表哥、妹妹不都是這樣嗎?就是太不聽話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她媽媽說她也是從小乖巧懂事,但是這樣的性格,以后在社會上肯定沒出息。在學校也是不受歡迎。現在,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
她爸爸有時候也會拿她和別人比較,有一次,我給她爸爸打電話,說她有一個問題,就是愛哭,喊她名字不回應。一開始,我就覺得她的性格不好。后來,我就放棄了這個想法。
再看到曉曉的表現,我就很篤定地告訴她,她應該是一個很膽小的人。
事實證明,那一刻,我沒有覺得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她一直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我很擔心,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把孩子的性格培養好呢?
當我知道了孩子的性格,我就知道她很可能是潛在的焦慮癥,只是她太敏感,她不認為自己有問題,所以她的問題更加嚴重了。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緩解焦慮呢?
我們先來看看怎樣幫助孩子緩解焦慮?
第一步,陪伴孩子。
無論是和孩子玩還是做游戲,我們要允許孩子說出來,允許她有情緒,允許她哭,允許她難過,允許她發泄情緒,讓她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否定孩子的情緒。我們要通過游戲,來幫孩子轉移孩子的焦慮。
第二步,引導孩子。
我們不要把這件事情視為洪水猛獸,讓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我的小侄女,和她的媽媽就是相反的,她在孩子面前表現得很乖巧。可是當她考到了北大,卻完全不想再去北大清華。
我很生氣,問她為什么?她說:“因為你是媽媽,你就要聽我的。”
后來她在北大清華附近租了一間房子,離家出走了,她還要面對這些東西,還要面對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不會騙你,會讓你學習。她看到別人考得好,自己也很羨慕,但是就覺得自己很差,是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是很沒有價值的。
當孩子覺得自己考了高分,成為父母喜歡的孩子,父母就很開心,對孩子所有的付出都會感覺到滿意,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有價值。
04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要對孩子有幫助。
我經常和我的孩子說,要是沒有我,你會怎么樣?
我們要對孩子有幫助,要對孩子有幫助。
你的幫助讓孩子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孩子就會有學習的興趣。
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也不能一直嘮叨。
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的短板,家長不能總是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不要老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意愿。
但這個過程中的注意點還是要集中在孩子的興趣上。如果孩子確實沒有達到父母的期待,那么就要給孩子鼓勵。
這也是我認為中國家長最需要注意的一個點,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中國的家長一般都有自己的愛好,當然孩子對任何愛好都有熱情,如果孩子喜歡上了這種興趣,那么孩子就不會感覺到學習是苦的。
因此,家長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并且是給自己一個過程,同時也要給孩子一種堅持的態度,當堅持下去后,孩子在這種堅持的過程中感受到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都會不斷積累。
3.帶孩子體驗生活的辛苦
如果孩子不愛上學,家長就要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出了問題。如果孩子只是不喜歡讀書,那么家長就要帶孩子出去旅游,多給孩子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讓孩子知道外面的世界比讀書更加的多彩。
當孩子在讀書中感受到了樂趣和進步,那么他的內心也會逐漸的變得充實和富足,成為一個內心富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