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孩子心里焦慮重怎么辦?
編者按:
有一類家長非常焦慮,他們希望孩子變得優秀、積極向上、有創造力、有人際交往能力……甚至不知道他們孩子即將面臨的競爭壓力,為什么孩子會有這些焦慮呢?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其實,我想說的是,在孩子人生的關鍵期,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只有家長心態平和了,才會真正的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狀態去學習和生活。
好的狀態來自于行動
所以,想要孩子輕松一些,家長就應該從自身做起,讓自己先放松下來,利用空余的時間與精力,提升自己的認知,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這對孩子的成長才是更加有利的。
下面來跟大家分享幾個關于提升孩子學習能力的方法:
1、調整狀態,讓孩子從學習中獲得自信
有一種現象,孩子之所以會因為上課走神而成績不好,主要原因是因為沒有掌握好學習的主動權,也就是說,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是需要建立在基礎之上的。
這就意味著,如果孩子在課堂上,能夠靜下心來,那么他的成績會得到提升。這就意味著,孩子之所以會走神,并非是他腦子里不想學好,而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
而這,正是需要孩子能夠一步一步一步地來的,可惜,很多家長往往用錯了方法。
當孩子缺乏主動性的時候,父母要懂得引導孩子,讓孩子把自己的學習內容搞清楚,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孩子在學習上才能更有動力。
方法有很多,而父母如果只知道“逼”孩子學習,不知道“逼”孩子學習,這樣,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
02
如何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更好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幫助
在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時候,父母應該做到對孩子的鼓勵、肯定、支持、理解。
只有讓孩子知道學習的過程是快樂的,學習是有意義的,他們才會更愿意去探索學習。
當孩子受到父母的鼓勵,對學習產生一種“我要學”的想法,孩子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同時,當父母不斷地用“你要好好學習”去命令孩子的時候,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降低。
03
合理制定獎懲制度,別讓獎勵變成了孩子的負擔
對于孩子來說,獎勵是非常關鍵的。獎勵是建立孩子良好習慣的關鍵。
父母可以選擇一些和孩子喜歡的活動,讓孩子能在一個愉快的氛圍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當孩子能夠在一件事情上付出努力,那么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也會有一種滿足感和自信心。
而當孩子能夠做到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在的學習動力就會得到提升,自然也就會大大增強了。
因此,當孩子的成績和家長的獎勵變得不一樣時,父母的正確獎勵也會讓孩子有動力。
在獎勵的初衷是為了給孩子鼓舞孩子,讓孩子去攻克自己的難題,但在家長給予的獎勵的時候,孩子也可以去主動去解決一些難題。
這其實就是一個幫助孩子建立自我驅動力的過程,它能夠讓孩子變得更有動力。
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的學習動力越來越強,家長們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要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
3、 學會給孩子減壓
其實孩子們身上的壓力并不是一直存在,而是在慢慢地增加。
很多孩子在剛上小學的時候,成績還不錯,也能夠聽老師的話,但是到了初二以后,因為科目變多,作業變多,需要孩子自己獨立完成作業,孩子又不懂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壓力非常的大。
所以說,在這個階段,家長們不要再一味地對孩子進行打擊,
而是應該學會給孩子減壓,不要讓孩子一直處于“壓力”當中。
家長們要學會給孩子減壓,尤其是那些壓力太大的孩子,他們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鼓勵和陪伴,但是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還是會把壓力推到孩子身上,
會經常會出現對孩子冷嘲熱諷或者是挖苦諷刺的現象,
說出傷害孩子心靈的話語,
這種行為,并不是說孩子真的覺得家長的話是針對他們的,而是孩子不想在家長的面前扮演一個好孩子,讓他們產生一種孤獨感和心理上的排斥感,
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如果長期生活在家長的打擊式教育之下,孩子的自尊心就會被打擊的
,這樣子,孩子就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從而更加不愿意與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