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離焦慮文案
(點擊圖片可查看詳情)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剛過完暑期寶寶要上幼兒園了,你們又要去哪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剛剛在幼兒園待了一個月,家長很著急,孩子的分離焦慮怎么辦?
為什么這次的分離焦慮呢?
因為,最近大寶剛上一年級,剛上了兩個月的幼兒園。
我在門外偷偷地觀察。從進門里又悄悄的敲門聲,又經過廚房看到他正在和我悄悄的玩積木,好像是在搗鼓他的積木,我忙著收拾屋子,他還在客廳玩積木。
孩子的玩具,只要他喜歡的,不管多么不起眼,都會拿來玩。
我也要耐著性子,陪伴他一起玩,但我要堅決地告訴他:“這是公共場合,不能大聲喧嘩!不能破壞環境,要和媽媽好好說話,不要亂跑。”
第二次他跟我說,他的玩具,我不喜歡玩,因為他覺得很好玩,積木沒玩夠,他的玩具被搶了,都是大人讓他玩,但他可能不會玩,那就哭鬧著要積木。
這時,我們要給他積木塊,并跟他一起玩,等他想起來,會和媽媽一起玩。
因為我們做到了第一,他才會愿意玩。
下次他再玩,我一定會先從簡單的游戲開始,比如,積木搭積木,然后再搭一個積木。
你要看到他在玩的過程中,他是如何拼出來的,你再告訴他,這個玩的過程是他自己的,他能不能玩的時候,你在旁邊看著他,他會在想你是怎么拼的,這樣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厲害。
當你在旁邊看著他的時候,你看到的就是他的專注力,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抓住他的這個專注力。
2、少玩手機多看書
你可以多帶孩子去旅游,比如去參觀博物館,旅游,去爬山,讓孩子看到你在他背后做工,那他對于手機就有了一個很好的專注力。
3、限定使用時間
很多孩子自己特別愛玩手機就是因為家長總是在旁邊玩兒,所以孩子也想玩,家長的一種表現就是不讓孩子玩,所以你可以給孩子規定一些玩的時間,比如說一天只能玩一個小時,或者是一個小時。
這樣孩子會有一個衡量標準,然后孩子就會有一個時間觀念,然后慢慢的他就會形成一種習慣,他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也就會形成一種生物鐘。
4、建立時間管理機制
我們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使用手機的時間表,當孩子明確一天的計劃是想看電視,或者是玩手機的時間是為了作業的完成,如果孩子每天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說明他對自己已經有了很好的自控力。
我們可以把每天的作業完成的時候,孩子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者是家長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獎懲制度,當孩子能夠按照規定時間完成作業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然后孩子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總之,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的問題,并且不要去和孩子爭吵,避免出現更嚴重的后果。
我們知道,當孩子已經沉迷于網絡游戲的時候,家長其實是很難管教好孩子的,如果家長想要更加的有效的和孩子溝通,就需要更加的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還需要和孩子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不要因為網絡上面的東西而忽視了孩子內心的成長。
三、家長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呢?
其實這個問題也是可以討論的,家長在孩子沉迷于網絡的時候,一定要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責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最終導致孩子也開始不聽家長的話。
孩子沉迷于網絡是有很多原因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這些因素,對癥下藥才是最正確的做法,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多和孩子溝通
其實孩子沉迷于網絡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時候是因為他們只是想獲得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家長沒有及時的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的不足,并且去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