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和家長說不聽話通常是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有時候家長隨口說一句“他就是不聽話”,到了孩子嘴里,會“天崩地裂”。有時候家長不經意說一句話,可能就影響孩子一生。
三、什么樣的教育孩子最好?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的發展有其自然規律,只有在不斷破壞和中斷的環境中,才能學會學習、適應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在這里,應該學習傳統文化,遵循教育規律,真正做到以身作則。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長應該怎么做?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說過:“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p>
的確如此。
每一個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對熊家長。
孩子的不聽話,往往意味著家長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有些家長根本不管不顧,任由孩子發展下去。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不聽話,就采取了暴力教育。
孩子表面上屈服于父母的暴力,實際上,內心充滿了深深的自卑和自我否定。
有些家長在得知孩子的行為后,只是簡單粗暴地將孩子吼一頓,甚至還會打罵孩子。
孩子表面上屈服于家長的暴力,實際上內心卻變得更加自卑,不敢表現自己,嚴重缺乏安全感。
其實,父母的吼叫,會給孩子的成長留下巨大陰影。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沒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p>
孩子的每一次叛逆,都是對父母教育方式的一次反思。
2
越吼越叛逆,是我對你的吼叫傷害
在一次工作坊里,有一個男孩子小鞏先生曾跟我分享他的育兒經驗:
當我發現兒子沉迷于游戲,脾氣變得越來越差,動不動就會對我大吼大叫,把我氣得關在屋子里自己大吼大叫,甚至還用拳頭錘墻作勢。
我很擔心這樣下去,兒子的未來會毀掉。
于是我從他小時候開始,就跟他斗智斗勇,各種講道理,各種講道理,就差不多把他“生拉硬拽”地把他推開。
但后來,我意識到,這樣下去只會把孩子推得越來越遠,而且他還會更加不服管教。
我開始試著去理解他,他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他就像個小時候那樣“趴在地上玩”。
如果我想幫助他糾正他的不良行為,必須先要找到他為什么會這樣做。
為什么要這樣做?
因為我擔心他以后會吃虧,成為一個小霸王,那樣的孩子一輩子都在家里。
我想不通,我的耐心,真的能感動到他嗎?
03
既然他這樣是真的“逆反”,那我應該怎么做呢?
我反問他:“如果你的同事和你一樣,每天晚上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機看,看一會兒游戲,玩一會兒抖音,然后按時去寫作業嗎?”
他聽到我這樣問,把手縮成一團,才算是正常。
他不像別的人那樣,有遠大的理想,也想去攻克一些學習的難關。
有一點我很欣慰,他從小學開始,我就嚴格控制他玩手機的時間,只要完成作業,他都會主動讓我檢查,有時實在完成不了了,我會告訴他原因。
漸漸地,他養成了一個習慣,不管做什么事都會先選擇先把手機放在一邊,等我把事情做好了再去玩手機。
如今他上高中,也有手機癮了,但他沒有辦法在睡前把手機放到床上,就算不玩手機,也會選擇先玩會手機再寫作業。
他知道我不會把手機鎖在柜子里,他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把手機放在客廳里,而不是放在臥室里。
但是,昨晚他問我,手機沒了,為什么沒鎖在臥室里?我就回答他:“怕你在玩手機的時候看視頻,看小說?”
他想了想說:“我也不知道?!?/p>
他把手機放在了床邊,讀完書,又問我:“媽媽,手機和電腦這么大的,有什么好玩的?”
我回答:“你自己去看看書?!?/p>
他又問我:“媽媽,手機也沒那么好玩,為什么手機那么好玩?”
我說:“手機里有很多好玩的東西,正好符合人性,我想看看手機里有哪些有趣的東西?!?/p>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個玩具比一個手機更好玩?!?/p>
然后他拿起家里的水果刀,模仿爺爺做出各種姿勢的切西瓜,對準切菜的主力軍,模仿爺爺做出各種姿勢的切西瓜,以此類推。
一邊玩手機,一邊看書的孩子,當他被父母引導在讀書的過程中,或情不自禁拿起書時,或自己有機會感受人物形象的變化,他便會產生一種滿足的感覺。
他會情不自禁的效仿。如果我們禁止他玩手機,他就會想方設法與我們斗智斗勇,看“吃雞”,而不是玩“吃雞”。
之前,有一位老師,每次孩子們學習時,都會把手機藏起來,孩子們會偷偷玩。但他不知道的是,孩子們這樣做,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父母總是在玩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