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報·音 采寫:陜西教育新聞網
網友“思存”:“夏畏酷”的抑郁癥患者,今年已經不想上學了,說實話,最近上初一了,昨天上完網課,中午趴在床上就跟沒事人似的,結果手上、胳膊上都是刀口痕,胸口、小腿上甚至包著一層紗布,他很害怕,不知道如何是好。醫生說,這種情況,應該由心理醫生來介入,然而,他卻讓這種情況變得更加嚴重。
市民陳女士非常擔憂,“我兒子之前很乖,很聽話的。”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中小學生中抑郁癥患病率攀升,并呈上升趨勢。“抑郁癥患者,通常都有明顯的焦慮癥狀,但是在一個很少人討論、很少人關注的范圍內,抑郁癥發病率較高。”陳女士說,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往往還能通過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努力得到判定,如果不加以解決,可能會持續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青少年患者中的抑郁癥狀并不是只是成人的專利。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網上找到了多個樣本進行分析,并發布了多個診斷結果。“孩子們會經歷一些情緒的波動。”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久平表示,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在情緒出現問題時,要學會自我調整。張久平指出,情緒低落是一個正常現象,如果不及時調整,時間久了會影響身心健康。在治療過程中,他還發現,不少學生因為得了抑郁癥而休學。“有的在學校遭受了校園暴力,不敢回家告訴家長,只能轉學到熟悉的環境中。”
面對孩子厭學,家長該怎么做?
1.與孩子充分溝通,理解孩子目前面臨的各種壓力。
很多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一旦孩子的成績下降,就開始指責孩子,甚至開始訓斥孩子。其結果就是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會因此而離家出走,久而久之,親子關系也就會越來越差。
家長需要和孩子一同分析出事情的真實情況,幫助孩子想出解決方法,而不是一味指責孩子。
2.帶孩子出去走走,鼓勵孩子多運動。
運動能夠使人放松,也能夠使人快樂,家長在孩子的運動中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式,比如可以帶孩子去打球、游泳,這些方法都是非常不錯的,能夠讓孩子勞逸結合,恢復精力。
3.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幫助孩子放松心情。
家長們可以嘗試帶孩子出去旅游,讓孩子從對大自然的感知當中恢復體力。去感受一下,人情味,春天,霜葉飄飄揚的很好看,讓孩子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孩子的心情會很開朗,因為他終于能夠開心。
孩子也能夠在父母的愛和支持中獲得快樂,自然也會很健康的成長。
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就能把他的生活習慣養好,孩子才能夠自信的長大。
我是奶嘴媽媽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于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