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不學習不聽話,打罵根本不可能使他服氣,最起碼他在學校待了一天,可是回到家里還是跟你反著來,甚至把你給他安排的其他的興趣班都給暫停了。
這個時候,孩子的媽媽也許反思過,自己也許錯怪了孩子,可是卻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錯。
好在最近我知道了尹建莉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孩子的問題也在其中,幫助孩子改正,提升學習動力,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能夠用最科學的方法,做到最簡單,最有效。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尹老師的《最美的教育最簡單》,讓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你還在糾結孩子的問題嗎?是不是想過換個環境換個環境呢?我建議你馬上改變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孩子關在家里,這或許能給你些靈感。
(孩子的成長,也需要一個空間。請你把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的發展都放到了你自己的身上。)
就像張明和李雪的父母,在她休學的時候,都在想一個問題,我到底該不該這樣教育她?不學習該不該管?為什么要給她定規矩,是不是可以放佛系的把她拴在身邊?
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孩子怎么可能會愛上學習?
我們的教育,應該是真正的愛孩子,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是培養孩子終身學習的內在動力。
這樣的教育,我想到了自己。在小時候,我也經常被父母吼叫。我們對他吼叫,讓他不敢大聲說話,不敢跟大人說話。
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有一次考試考差了,媽媽一說到成績,我就會感到很難過,有時會有負罪感。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怎么還是達不到媽媽的要求。
我想起自己,我記得在小時候,媽媽對我的教育方式就是這樣,從來不表揚我,也不主動夸獎我。現在,我多么希望能有一個被媽媽鼓勵過的人,在家里可以肆無忌憚地大聲唱歌跳舞,但是,她總是以貶低的態度,貶低我的自尊心。
如果不是媽媽的鼓勵,我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我一直活在夢里,不知道怎么辦,我很怕自己真的實現不了媽媽的期望,會成為人們口中的樣子。我永遠都渴望得到媽媽的認可和夸獎。
現在,我才意識到,我的自卑,跟過去的經歷有很大的關系。
女兒曾經一次考試考差了,她就會劈頭蓋臉地訓斥我:
我就知道你做不好,是個廢物!
考好了就什么都不管了,那你的人生就完蛋了。
那一刻,我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可這時候,女兒卻安慰我說:
“其實媽媽,我并不是真的不行,只是因為我太笨了。”
“可是,我努力了,成績不好,我就考砸鍋了。”
我心里一愣:
這是個聰明的女兒,是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嗎?
女兒的話音剛落,我立馬接話:
“你的努力,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一個人努力的時候,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的話,就一定會失敗。”
女兒聽完之后,也開始從迷茫的狀態中走出來,笑著跟我說:
“媽媽,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我也很努力,我也想考得很好。”
其實,孩子每次的成績高低貴,并不代表他真的能很好。
而家長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決定了孩子的未來。
01
決定孩子成績的,不是智商,而是心理健康
如今,教育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家長唯成績論,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如其他同學,就會讓孩子變得焦慮,甚至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灌輸一種錯誤的認知:
只要成績好,那么就可以不擇校。
可是,孩子會因為成績好而失去很多快樂的能力嗎?
答案是肯定的。
有研究表明,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小學階段,甚至會考出一個很優秀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