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網課不聽話怎么辦?很多家長抱怨過自己的孩子,老師不領情,說他們都不好好聽課,我的孩子在家里也這樣。
現在網上很多家長都說,都不知道孩子到底該不該上網課。
網課是一個互聯的系統,在視頻教學中,每個老師都配備了很多專業老師。老師的課堂教學方式、聽課收獲也非常多。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有人可能會說,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而他們的特點在哪?
和家庭教育相關的家長,您在面對孩子的問題時,有什么好辦法?
在孩子上網課期間,您都是怎么做的呢?
是嚴防死守孩子,還是順其自然呢?
或許您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相信孩子,但是不要過度相信孩子
一個家長帶孩子出去玩,孩子在旁邊玩。
結果,一個小朋友在玩,又跑過來找媽媽了。
然后,家長就跟著孩子在旁邊跑。
又跟在后面,在前面走著,孩子就跟上來了。
最后,家長在前面跑,孩子也跟在后面跑。
結果,孩子雖然在前面,但是并沒有跟隨。
這是因為他只是在跑,并不是在玩耍。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行為到底是不是被允許。
這樣的做法,不但不尊重孩子的行為,也剝奪了孩子探索的機會,孩子漸漸失去了自己的主體性。
孩子被剝奪了獨立的權利,也會失去了對自己的掌控感。
要解決問題,先得從父母自己開始。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問:那我們可以怎么做呢?
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自然后果法”這個思路來解決。
首先,我們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認知。
我們好像也不想讓孩子去犯錯,我們好像也有錯,我們并不是真的不想讓孩子去犯錯。
而是我們認為,孩子的行為不對,所以要糾正,而孩子卻偏偏要糾正他們。
其實,我們可以先去思考一下,孩子為什么要這樣做?
當然,這并不是一個人的錯。
孩子們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維護自己的權益。
但他們并不是故意要和父母對著干,他們甚至可能會變得順從、聽話,因為他們想要為自己爭取,變得越來越優秀,不讓父母失望。
可是一旦發現孩子因為他們的叛逆變得不再那么聽話,我們的行為就要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和孩子好好溝通。
給孩子定規矩,制定規矩,應該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朋友說孩子3歲的時候就經常晚上不睡覺,還把房間弄的亂七八糟,她怎么說都不聽,朋友和她好好溝通了很多次,但孩子就是改不了,她想和孩子好好溝通,但孩子就是不聽她的。
于是她決定和孩子好好溝通,但是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她越吼,孩子越不聽話。
后來她想了一招,打算和孩子好好溝通,果然那天孩子說了一句話:“媽媽,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是誰,你可以幫我嗎?”
這時候她感覺孩子的想法特別好,原來孩子希望自己的行為符合自己的期待,所以才會違逆自己的要求,用這樣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要求。
這個時候朋友就利用自己的經驗來給孩子制定規則。
比如每天給孩子5分鐘的時間規劃,比如只允許孩子看20分鐘的動畫片,孩子同意了,但是只給20分鐘。
孩子每完成一件事,就可以得到一個小時的游戲時間,這樣孩子就會覺得非常興奮。
比如孩子自己定了一個學習計劃,學習起來就會更加的有動力。
這個時候朋友還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學習計劃,然后把計劃拆解,不斷地激勵孩子。
2)溝通,教會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個階段的孩子,心理是非常脆弱的,也是敏感的。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自己長得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從而引發內心激烈的情緒波動。
作為家長,這個時候如果孩子沒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容易讓孩子在叛逆期中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
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和孩子好好溝通,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和孩子溝通呢?
溝通方式一:不要用命令的語氣
比如家長想讓孩子刷牙洗澡的時候,可以這樣說:寶貝,我們去刷牙吧,這個小熊好可愛,我們去刷牙吧。
然后家長說:寶貝,你可以刷牙的時候我們去刷牙,可以給小熊玩一會兒,但是我們要自己刷牙哦。
很多小孩子都不愿意刷牙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刷牙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會跟孩子說:寶貝,看起來是個好東西,這個好看,你是怎么做到的呢?
這個時候孩子可能就會說:你剛才刷的那個樣子很可愛,給我刷牙的時候也很開心,刷牙呢,媽媽也給我刷牙呢,這樣的方式就達到了啟發式的目的。
4
用其他方式代替嘮叨
媽媽每天提醒孩子起床,是希望孩子能夠按時起床。如果孩子不去上學,媽媽就很著急,會很擔心孩子遲到早去,孩子也很害怕,所以媽媽會不停的嘮叨,催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