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半孩子怎么不聽話怎么辦?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隨著寶寶的成長,進入兩歲半,很多孩子都變得不聽話。
這種情況發生在2歲多的孩子身上,但是也有一些孩子變得更加的叛逆。
叛逆期的寶寶為什么這么難管?
其實兩歲半的孩子,正處于第一個叛逆期。
兩歲之前,孩子大多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什么,他就會去做什么。
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情,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會去問爸爸媽媽。
但是,到了兩歲之后,孩子卻變得不聽話了,開始有自己的主意了。
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意識變得更加強烈,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會對家長產生依賴,而這個時候的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
但是,如果孩子到了兩歲之后,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變得不聽話了,那么家長就一定要引起重視,注意了,這也是一件好事。
三、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執拗期
1、 理解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明白孩子在某件事情上的執拗,其實就是孩子渴望的情感表達。
對于孩子而言,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其實就是他們與生俱來的能力,并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做什么,孩子不明白的事物就會通過“唱反調”來表達。
家長要理解孩子處于這個階段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就開始進行干涉,比如孩子要自己穿衣服,家長就應該理解孩子在穿的過程中已經開始熟練掌握了,在孩子的小腦袋上真正做到了,孩子能做到的可能性就更大。
2、 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要明白,孩子的每個情緒都是有意義的,而不是家長的自以為是。孩子的每種情緒背后,都有他的需求。
孩子有他們的情緒,是我們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的表現,孩子的情緒背后也許隱藏著他的需求,家長接納了孩子的情緒,孩子才會更好的表達情緒。
3、不要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宣泄口
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單純,他們內心的感受也很簡單,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如果你因為不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而把他當成情緒的宣泄口,孩子也就很容易跟你鬧脾氣。
孩子會因為不被理解而鬧脾氣,而產生挫敗感,在內心產生自我否定和自我否定,最終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所以家長們首先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包容他們的情緒,之后再跟他們講道理。
4、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
被贊美過的孩子也會變得自信、陽光。
家長的夸獎和肯定對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當孩子體會到了這種愉悅的感覺,他們也就不會因此而驕傲自滿。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一些事情,比如說可以鼓勵孩子學習畫畫,也可以鼓勵孩子堅持健身。
多對孩子進行贊美,而不是作為評判者。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黑柳徹子說:
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會挨罵,如果孩子沒有得到表揚,就會感受到挫敗,自信心受到打擊。但如果孩子努力了,在這些事情上表現得很好,他就會感到高興,感覺到成就感,覺得自己很棒。
最后,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以下的總結。
1. 如果孩子主動提出要求:“媽媽,你幫我拿一個蘋果。”
如果你認為這個孩子表達能力強,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你有獨立能力。”
2. 如果孩子完全沒有這種能力,就需要你持續鼓勵,直到他有了獨立能力。
3. 對孩子的要求要符合實際,避免使用消耗體力的獎勵,如考試必須考滿分。
4. 如果孩子沒有達到目標:“孩子,我們一起想想辦法,以后怎么做才更好。”
5. 當孩子提出一個不合理的要求時,不要馬上否定,不要因為其他原因而否定孩子。
6.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不要因為害怕,而忽略他的困難,要幫助他克服困難,要在一旁等候他的解決困難,并且不幫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