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家長過于焦慮怎么辦?這是許多家長的困惑。隨著家有高考孩子的家長逐漸增多,對孩子的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但對自己教育的焦慮程度似乎卻越來越低,讓這部分家長不能輕松面對。其實,適度焦慮有利于孩子成長。家長過度焦慮,就會導致過分解讀或過分關(guān)注。準確的說,過度焦慮是家長不能控制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不能任由其發(fā)展。家長過度焦慮會導致過度關(guān)注,嘮叨會“控制”孩子。過度關(guān)注,會讓孩子有過度的焦慮,家長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焦慮,過度關(guān)注會導致過度關(guān)注,這種過度的關(guān)注會讓孩子把家長的不開心歸咎于自己,從而過度緊張。
過度關(guān)注,則是一種對孩子能力的否定,在家長過度的焦慮、過度關(guān)注下,會把孩子當成我的炫耀資本,也會將孩子當成自我期望的實現(xiàn)品。過度的關(guān)注,也會使得家長變得焦慮、恐懼,這種無形的壓力,也會讓孩子的“多任務(wù)處理”變得“被動”。
就比如說,家長會說:“你有什么好的學習方法嗎?你為什么不看看你自己的家是不是足夠努力?”“我是為你好,你能不能好好學習?”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也是家長的事情,家長的事情就是幫孩子克服困難,而家長的事情就是教給孩子要努力的本領(lǐng)。但其實,家長的“陪讀”式教育,反而容易導致孩子的“被動”學習,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進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因為家長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表現(xiàn)出對孩子的不信任,孩子也會對家長產(chǎn)生質(zhì)疑,當孩子產(chǎn)生無力感的時候,孩子很容易產(chǎn)生厭學情緒。
也有可能會因為父母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扮演“假想敵”,讓孩子覺得“我爸媽都這樣說,我早就會去上學了”。孩子覺得自己被欺騙,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也會有挫敗感,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這種“假想敵”心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要接納并鼓勵孩子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要過分地訓斥孩子,以免打擊孩子,讓孩子從自我否定,轉(zhuǎn)而自暴自棄,產(chǎn)生厭學的心理。
因此,家長應(yīng)該對孩子有信心,讓孩子戰(zhàn)勝困難,只有這樣孩子才有自信。
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不怕孩子做得不好,家長要做孩子的保護傘,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完美,凡事追求完美,只要孩子的能力不需要過度費工夫,就能輕松應(yīng)對學習、考試,就能取得成功,這樣孩子的自信心才不會太弱。
第二點,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要懂得,學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jīng)之路,幫助孩子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要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也不是一天行程的。
想要孩子改變,先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家長只有弄清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引導孩子愛上學習。
第一步,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不愛學習的具體原因。
孩子不喜歡學習,不是因為學習有壓力,而是因為學習對他來說太難了。
孩子不喜歡讀書,家長怎么辦?
很多家長采取的方式都是威逼利誘,比如:“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只能去搬磚、掃大街”“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只能去掃大街”“不學習,就沒有好工作,找不到好對象”………………
但是效果并不好,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家長無奈之下,只能采取威逼利誘的辦法。
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是很痛苦的,他首先是抵抗的,不愿意學習,然后再無其他。
孩子并不是不想讀書學習,相反,他是抵抗的,而且是非常的抵觸。
所以,這樣做,是有問題的。
因為這樣做,反而讓孩子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孩子會因為逆反心理而不愛學習,反而讓他更加厭惡學習。
對于有些家長來說,可能會覺得打一頓就好了,但這樣做也是一種暴力的解決問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