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的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九歲的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五一放假在家期間,我做的一個任務是幫媽媽做點家務。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給孩子做家務,看似是一個小細節,但是卻是一個大工程。我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媽媽身上,只有處理好了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去安撫孩子,理解孩子。
比如我發現我女兒情緒低落的時候,會說“我也沒做什么特別的事情呀,就是想好好學習,你別給我找事了。”
剛開始我沒在意,后來發現她有厭學情緒,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打罵她。
我說:“你想一想,如果你媽媽和你的同學去做這些事情的話,你會不會覺得很不舒服?”
女兒說:“肯定不會,我是想學習的。”
我說:“那媽媽接下來的事情,你怎么做的呢?”
她說:“我都說了,要先完成作業。然后再去看電視。”
我又問:“那如果你晚上10點前完成了作業,你想要再看多久?”
女兒說:“10分鐘。”
我說:“那你確定自己9點40分鐘完成了呢?”
女兒說:“確定。”
我說:“那如果你每天都完成了作業,你看電視的時間就不會少看了。”
女兒說:“好,我決定去看十分鐘。”
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以溫和的態度跟她對話,而且沒有跟她生冷戰,保持溝通。
這個時候,我會告訴她:“看完這集動畫片后,我們就來談談電視的問題了,我覺得你剛才的那句話挺有道理的,媽媽覺得我們要做的就是對你敞開心扉去跟你溝通,好嗎?”
孩子也很樂意的接納媽媽的話,關系就變得更親密了。
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的感覺沒有得到家長的回應,還繼續看電視,還不如直接用簡短的語言告訴她“我覺得現在是你休息時間,我們都該去睡覺了。”
“是媽媽的話,我們可以和好嗎?”
試試這種句式,既能讓孩子知道你真的要睡覺了,又能讓孩子在自己的期待中睡去,何樂而不為呢?
總之,要想讓孩子聽你的話,首先要做到有效傾聽。父母不要總是高高在上的,其實只要學會傾聽,不說教,孩子就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