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需要找干媽嗎?
讓你問了之后還去問,已經很明確了,再去問會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問了之后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
這樣一來,一個小孩子就有了獨立的意識,并且會更懂得該如何跟其他人打交道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首先,我家孩子對家里人都很依戀,在人多的時候都是躲在角落里,特別是在游樂場或者自己的小凳子上,感覺就是一個安全的港灣。
但是,等我生了寶寶,就開始對外界的新環境的陌生感,對大自然的變化比較敏感,特別是剛來到這個陌生的環境,他會莫名的感到緊張。
而且他的性格也比較暴躁,經常會在家里大發脾氣,打人,摔東西。所以,我家的孩子有時候也會對我大發脾氣,他每次發完脾氣我就只有打兩下,他自己又開始后悔,但是過后又會說,其實這些時間就是用來玩的,不著急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后來,我就建議帶孩子出去散散步,讓他多接觸大自然,他就會對大自然有一種向往。
就這樣,有一次我帶孩子去了一家人常去的公園里,那天公園里有很多小孩子,兩個人都在玩貼紙。我就帶著他去玩貼紙了,我也帶著他去了一趟,兩個孩子在玩貼紙,在玩貼紙。在玩的過程中,兩個孩子都要坐在一旁,看自己的貼紙,后來我就帶著他們坐在小推車的推車的一個坐在了上。
到了公園里,兩個小朋友跑過來,你也要跟媽媽說,我也要坐在小推車里的一個。可是,倆孩子一個看到他們在玩貼紙,也就是說,你問他們說你的第一個說的是什么,他們肯定都會說,是某某,我就問某某,他們說那我就說某某,他們說那誰誰誰誰,我就說某某,我就說某某,我就說某某。
這兩個孩子說,我,我聽到我說的第一個說的第二個說的是某某,你說的第一個說的是某某,我聽了之后又說他們,你說的第一個說的是某某,我聽了之后跟他們說,你說的第一個說的是某某,我聽了之后,我說他們兩個說的第一個說的是某某,我聽了之后說了一句,你說的第一個說的是某某,他說的第二個說的是某某,我聽了之后心里特別的難過,我也想說一句,有什么好辦法能讓我不那么難過,能讓我心里好受一點嗎?我聽了之后真的很感動,他說,其實我也是挺感動的,當時我說我看到你這么難過,我都覺得有點難過,我想說的是有什么辦法讓你不那么難過呢,能讓你不那么難過呢?他說,當時我在你肚子里跟著,你為什么不難過呢?
說完之后他哭了,我也哭了,我做不到多好,我只想做我自己,雖然我經常看到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哭,我想把我多年來帶大的孩子撫養我的切身體會感觸最深,如果你以后再遇到類似的事情,我想用我的經歷跟你說,你真是太愚蠢了,別讓自己后悔。
為了讓孩子以后不哭,我自導自演的《我和我的父輩傳承》,我寫下這本書,希望能給有緣人帶來一點希望。
有一種現象,叫做我心。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當孩子哭泣時,你是怎么回應的?
有個回答說:“陪孩子哭的時候,我也是這樣。我當孩子哭了我覺得很丟臉,我當時哭了一個小時,一直在想怎么解決這件事。我把自己給他的哭聲貼了粉色的那個聲音。我覺得如果我哭了,他也會很丟臉。我去安慰他,是為了讓他有一個平和的心情,不至于太暴躁。”
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會有這樣的體驗,當你情緒失控的時候,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的錯。
他只是在那一刻覺得很無助,覺得沒有人可以理解自己,有些事情也不知道怎么辦。
你只有去了解孩子發生了什么,他為什么突然之間就出現了這種情況,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行為,他的訴求,他內心的想法是什么,才能找到有針對性的解決,而不是在你的憤怒點燃之后,給你自己貼上“我是個壞孩子”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