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六年級了不聽話咋辦
我是一名三年級的老教師,給許多家長的難題給出答案。
我家孩子今年上三年級了,平時在學校上課,回家寫作業(yè),還主動去幫忙,即使學習成績不太好,但也很讓人省心,老師總夸獎他認真努力。而且在學習上也很主動,現(xiàn)在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作業(yè)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當然,這位學生是屬于很少學不會的,這次期末考試排名倒數(shù)第一。班主任希望家長不能和自己的孩子談心,只好拿過來談話。
我想家長也覺得很委屈,如果自己沒有及時安慰孩子,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并且通過這種自否定自我的方式來獲得別人的安慰。
“老師,我是照抄了嗎?”
這位學生的語文成績不好,竟然和數(shù)學老師談了戀愛,語文老師當然是不贊同,但也無可奈何。
“老師,您辛苦了,我這樣報您家孩子的作文難道不更好嗎?”
語文老師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這位學生的內心,就在他的身上,他的“悲傷”得到了釋放。
和網(wǎng)友聊天,他說:“同學之間沒有對比,都是因為成績。”
“不公平,成績好的同學,不愿意跟成績差的同學玩,很可能對成績好的同學嗤之以鼻,看不起,他們都不喜歡我。”
為什么孩子會有如此大的偏見呢?
生活中,我們總是發(fā)現(xiàn),無論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成績差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性格缺陷。
他們自己可能表現(xiàn)的會比較膽小,很容易被別人欺負;
而一個受欺負的孩子則會更加沉默不語,默默忍受。
這樣的性格,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很多孩子喜歡看到人就去打別人。
如果不想自己吃虧,就會跟人拼命,甚至是霸凌者,仗著自己弱小,霸凌他人。
其實,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上這些情況時,父母就要警醒了,因為孩子有可能是有自閉癥的傾向,需要及時去干預。
那么,對于不同性格的孩子,父母該如何干預呢?
◆ 多跟孩子說話
有些孩子內向,或者平時沉默寡言,而父母又很少陪孩子說話,那么孩子與父母的交流就會少,很可能會缺乏與他人交流的欲望。
所以,父母要多帶孩子與他人接觸,多跟孩子說話,多說一些鼓勵的話語,來增強孩子自信,可以適當?shù)慕o孩子一些獎勵,但不要太過于頻繁,這樣才能引起孩子的重視,增強孩子的信心。
◆ 不要限制孩子的思維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有問題后,不自覺的將孩子的思維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會讓孩子覺得十分困難。比如說,“我不能把東西塞進嘴巴里”“我不能把東西塞進嘴里”等等,也就是父母禁止孩子們向外發(fā)展。
所以,要限制孩子的思維,要豐富孩子的生活,要讓孩子在一定的空間里多“創(chuàng)新”,這樣才會讓孩子的思維能力變得更好。
◆ 家長要善于引導
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新能力,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引導和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飯、洗澡、洗澡、洗書包、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孩子能夠獨立的完成一些事情,這對于孩子來說是很大的成就感。而這些事情在父母的幫助下,都可以完成得很好。
◆ 家長要多與老師溝通
家長也要多與老師溝通,看看孩子的具體情況,了解孩子的老師,這樣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因為老師就是他們的安全島。
◆ 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成長情況
孩子出現(xiàn)問題,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xiàn)了問題。家長要多關注孩子,多與老師溝通,多與老師交流,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 家長要引導孩子,如果孩子還小,不知道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家長可以陪孩子慢慢長大。
◆ 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長在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問題后,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孩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