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吼出了焦慮
家長說:看人家小孩,什么讓人省心。
孩子是天生的社交達人,但孩子說他有一對“神經(jīng)病”的父母。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作者 | 小文
前幾天,朋友的孩子琪琪的大兒子剛上幼兒園,幼兒園的老師也對他們很照顧。
琪琪的大兒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不愿意去幼兒園了,經(jīng)常晚上一個人在客廳哭。
朋友看著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就勸琪琪趕緊去學校,她自己也很無奈,在學校哭了好一會才平靜下來。
我安慰琪琪說:“媽媽知道你很想去幼兒園,去了就會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琪琪琪還把她老公的手機拿給我看,說讓我不要再管她了,把手機給她自己保管。
晚上,她老公跟她老公聊天時說:“琪琪琪的事情你管不管了,她以后能好好學習嗎?”
我就勸導她:“孩子還小,你的事不用管。等她長大了就懂了。”
孩子的事情不用管了,這事兒不要管了,孩子有了手機,學習好了,就管不了了,可以管了。
小琳自己想了想說:“就是我想讓她好好學習,她非要要去上大學。”
我也無言以對。
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讓孩子建立起對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愛上學習,激發(fā)出本能的內驅力,讓孩子自發(fā)主動去學習。
4、從尊重孩子開始,陪孩子終身成長
馬老師在講座中談到:“如果父母只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最終只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
大人的行為表現(xiàn)就是對孩子行為的反饋,讓孩子自己產(chǎn)生興趣,自己主動去學習,這就是給孩子的學習的內驅力。
當孩子有了自己的內驅力后,我們就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主動學習才是重要的。
樊登讀書會創(chuàng)始人樊登讀書會的創(chuàng)始人樊登分享過自己的教育兒子的一個經(jīng)驗:
一次兒子把試卷丟在沙發(fā)上,他沒有說什么,而是帶著兒子在書房,陪兒子一起翻閱試卷,發(fā)現(xiàn)了一個知識點,兒子就馬上問:“這是什么?”樊登老師就告訴兒子:“這是每個人都不知道答案的題目,它是你去發(fā)現(xiàn)的。”
他兒子就問爸爸:“這是什么?”樊登老師就反問他:“這是什么?”他兒子就回答:“我做過實驗,把一箱子雞蛋放在桌子上,還有一箱子的雞蛋放在外邊,都沒有找到。”
爸爸接著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他說:“我爸爸說我很笨,比別人笨。”樊登老師就問:“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問題,這是正常的,是你還沒有找到學習的方法。”
爸爸的這番話點醒了兒子,他說:“這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并不是孩子的問題,也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他本身沒有對學習這件事做好這件事。”
孩子在家庭環(huán)境中,在學校老師的教導下,在學習中,漸漸地就有了“學習”的念頭。
通過學習,孩子找到了學習的樂趣,也就更能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
2. 要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
當孩子找到了學習興趣后,他就會有努力學習的內驅力。
興趣是學習的前提,也是激發(fā)學習內驅力的前提。
很多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都是因為父母在的過程中給了他太大的壓力,從而導致了他的學習動力缺失,所以才導致他的學習成績不理想。
我們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讓他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從而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3. 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快樂
對于孩子來說,學習的快樂最重要。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快樂,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讓孩子能夠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就感。
那么,父母應該怎么樣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快樂呢?
1、父母要把學習和快樂結合起來
“我的孩子原來對數(shù)學有興趣,學起來特別開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快樂,因為興趣能帶給孩子成就感。
成就感也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比如孩子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感的時候,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大大提高。
2、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往往都是對學習充滿著好奇心的,只要父母能夠找到正確的方法,讓孩子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在面對孩子學習過程中,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個不斷探索自我的過程,并不是一個只有課本上的知識能夠理解和掌握的事情,只有通過學習才能讓孩子在不斷地探索中獲得新知識,在探索中,才能不斷地提高自己。
3、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這個過程中孩子的父母要學會不要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yè),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習慣,這樣才能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自主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