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在學校不聽話該怎么教育,是最普遍的一個現象。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小孩子都很脆弱,在家里很有尊嚴,更不缺愛。
對于他們來說,家長沒必要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很多時候,適當的叛逆才是最好的教育,否則反而會讓他們走極端。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4)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都喜歡把自己家的孩子寵得像個公主,不舍得打罵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根本不顧孩子的感受,想吃什么就給什么。
這樣的家長希望孩子永遠長大,想讓他們開心,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無所適從。孩子長期處于缺少關愛的環境里,怎么能健康成長?
著名心理學家說過:教育孩子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是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當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時候,他們就會以更加的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學習。
如果沒有父母的正確引導,孩子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時間觀念,將更加的沉迷于游戲當中,而將心思放在游戲之中,這樣的孩子是永遠都找不到100分的,而且永遠找不到100分的。
所以,想讓孩子愛上學習,必須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對于一個人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能夠把學習與游戲這兩者之間的聯系,運用到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當中,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
那么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動力呢?
第一步:把學習與游戲對立起來。
很多孩子在學習之初都是充滿了興趣的,所以,我們可以將學習目標與游戲對立起來,把學習目標與游戲對立起來。比如,孩子喜歡玩游戲,那我們就告訴他,如果你能夠在學習中取得一些成就,我們就獎勵你一些玩具。或者說,如果你能夠在學習之后幫助媽媽做一些家務,我們就獎勵你一些零食。
這種獎懲制度也可以給孩子設立一個行為準則。這個行為的訓練,如果不打游戲,做什么事情都沒有意義,那么,孩子就很難達到我們的目標,更別說是達到目標了。
舉個例子:有的孩子因為不想學習,成績下降了,這時我們就可以跟他說,如果不想學習,以后就不上學了。那么孩子就會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定勢,他必須學下去,如果不想去上學,就不學習了。
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讓他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他需要去做。然后再引導孩子繼續學習,再結合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堅持學下去,最后獲得成功。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跟孩子講一些簡單的學習方法,說白了,就是父母要告訴孩子,學習可以先苦,后甜。但是如果要學好,只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我們肯定是要比別人學得慢的,哪怕是更多的努力和堅持,也不一定能得到成績上的提高。
父母的耐心和教育方法,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來源于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