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論文
如何防止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再次發生
新加坡的社會組織管理局(TCA)于2013年成立了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并于2012年10月在成立。在那里,他們開展了為期3~5年的“如何幫助青少年遠離心理問題”的心理健康服務。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近年來,無論是學校、醫療機構等,還是家庭,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有約50%的青少年有心理問題。但在美國,青少年心理問題的人數還在不斷上升。
國際心理衛生組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美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月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檢出率為7.4%。該比例隨著年級增長、年級的增高,心理健康的檢出率也呈上升趨勢。
美國兒童青少年抑郁的總體比例正在上升,僅有7.4%的孩子,受到了心理健康問題的困擾。
前不久,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發布了一份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現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小學階段,抑郁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9%-3.3%;初中階段,抑郁檢出率為3%-5%;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3%-8%;
而12歲檢出率為7.6%-8.6%。高中階段,抑郁檢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檢出率為10.9%-12.5%。
這個檢出率,很不可思議。放眼全國,抑郁癥患病率近年來還是一個逐年上升的趨勢。
據專家介紹,全球有3.5億人患病率是4.3%,抑郁癥患者超過3.5億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的數據,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每年因抑郁癥而自殺的人數高達10萬人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抑郁癥的終身患病率是27.5%,并且預計在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
然而,根據中國《中國兒童青少年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目前中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大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全球青少年抑郁癥發病率為11%,約有3.5億人罹患抑郁癥。
而兒童青少年抑郁癥已經成為僅次于癌癥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在我國,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發病率約為12%。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孩子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呢?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與志向也曾做過相關的研究,這個研究發現,一個人的健康,并不是基因或者說是他的能力遺傳給他的。
比如孩子在嬰兒剛出生的時候,有什么樣的癥狀,父母就會把這個孩子叫做“小寶寶”,讓他們通過啼哭的方式,來判斷自己的存在。
但是等到孩子稍微大一點,有了一些自我意識的時候,孩子才會表現出來。
于是孩子就會通過哭,來判斷自己的能力。
孩子也就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這種心理,這其實就是對于分離的焦慮。
那么孩子們對于分離的焦慮,也就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抗拒。
有人說,有時候孩子的哭聲,真的不是夸張。
孩子們哭是因為他們正在感受這個世界,他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如果孩子只是一味地哭,父母則需要冷靜下來,認真傾聽他們的哭聲,給他們充分的安全感。
很多時候,孩子們的哭鬧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訴求,只不過我們很少會主動這么做。
孩子哭并不是故意要和我們對著干,很多時候是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哭鬧會引起我們的注意。
想要緩解孩子的情緒,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
比如說,孩子因為尿床不舒服而不愿意去上學,我們可以試著問:“媽媽不上班的時候,也經常不開心呢?”
孩子:“是的,媽媽,我不想去上學。”
我們:“那你想上學是為了什么呢?”
孩子:““因為我在學校跟同學打架了。”
我們:“哦!那你覺得這個小朋友為什么不開心呢?”
孩子:“因為他搶我的橡皮。”
我們:“你想一想,他搶你橡皮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因為他覺得他把我的書弄壞了,我很生氣,很生氣,很難過,我要打人了。”
我們:“那你覺得他搶你的橡皮怎么辦?”
孩子:“他搶我的文具。”
我們:“他為什么要打人?”
孩子:“搶別人的文具,還有其他的。”
我們:“他為什么要打人?”
孩子:“我想打人是因為我喜歡他,他想讓我坐在一起。”
孩子:“我討厭你!”
我們:“想要和他玩,還是跟他玩?”
孩子:“想讓我跟他玩,他還說我欺負他。”
孩子:“他跟我玩。”
我們:“對方怎么能欺負你,你還說他欺負你。”
孩子:“想讓他當他的小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