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焦慮就會打孩子
2019年7月14日,湖南一個4歲小男孩,因為在學校跟幾個同學打架,被媽媽接回家,罰站的視頻火了。
據民警爆料,小男孩因為作業被媽媽接回家,媽媽邊打邊責罵,小男孩反手拿了菜刀,沖媽媽怒吼:“你連你都打我,你還想讓我怎么樣?”媽媽當場就紅了眼圈。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看到這里,不知道多少父母感同身受,當初自己被這樣對待,心里難受,但不知道如何去教育孩子。
其實這就是父母管教的缺失。
樊登老師說:“一個人的身上所有的問題,反映的是他的早年原生家庭教育。”
父母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一生影響很大,甚至決定了孩子未來人生的走向。
如果父母從小把孩子管得太嚴,凡事都要強調“一諾千金”,在孩子眼里,你只是媽媽,我沒有能力,我沒有能力,你幫忙的時候我就會很開心,我達不到你的要求就會很生氣,你就會覺得我沒有用,這樣的親子關系讓孩子根本不知道感恩,更不會體貼父母,只會對父母失望,孩子長大后會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難,做出不計后果的事情。
8、有條件的愛:
有的父母跟孩子很誠實,明令禁止孩子玩手機,跟孩子約法三章,只有一個條件就是,只有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才可以玩手機,如果孩子超過約定時間了,父母就會懲罰孩子不能玩手機。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為了玩手機,而做一些事情,減少了自己被懲罰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了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9、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來貶低自己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要學會正確看待孩子,多鼓勵,多信任,多放手。不要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多肯定孩子,多鼓勵,多認可,多贊美,多肯定孩子,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多肯定孩子,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認可孩子,多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多肯定孩子,這樣會讓孩子更加的優秀。
10、適當的物質獎勵,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目標:
孩子的成績優秀背后,是父母在背后不斷的鞭策,孩子自身的努力,要比別人更有價值,所以要提高孩子的成就感,鼓勵孩子進步,而不是用物質獎勵來賄賂孩子,取得孩子的進取心。
11、不忽視孩子的朋友,適當的物質獎勵,多引導孩子交朋友:
孩子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都可以成為他思考問題的好機會。父母要根據實際情況,幫助孩子解決困難。比如:孩子不愿意回家去上學,父母可以跟孩子說:“我是你的朋友,我知道你不想回去上學。但是,我們就想辦法,你愿意跟我一起回家,我想辦法,我可以幫你,這個想法可以。”
12、鼓勵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讓孩子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以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孩子,多表揚孩子,給孩子充分的信心,讓孩子更有信心。比如:“孩子,你做完作業的卷紙,咱們就可以回去玩游戲了,你覺得呢?”
孩子可能會說:“不對,我沒有做完作業,因為我要趕作業。”
此時家長要給出一個選擇,孩子想要繼續玩,那么你也可以給他,“你選擇去完成作業,還是選擇去玩呢?”或者說,“你是現在就要做作業,還是再玩15分鐘?”
不要和孩子同一個頻道,你的語氣可能會傳達一些不恰當的信息,比如說“你這樣做,我很擔心”,“你這樣做,我很不開心”,“你這樣做,我會很不開心”,那么孩子就不會再去玩了。
四、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在孩子面前,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要盡量減少一些在孩子心目中的不良行為。
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并且和孩子一起進行良好的親子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學習語言表達,學會與人分享。
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一個錯誤的榜樣。
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或者自己有事情的時候就喜歡拿手機去刷手機,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就會覺得手機很好玩,而此時,家長的陪伴就顯得尤其重要。
只要家長能夠以身作則,就能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孩子就會愿意模仿家長,去努力做。
04
讓孩子有時間觀念
家長可以讓孩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里看手機,或者是在固定的時間里看手機,不要讓孩子覺得太多,時間長了,孩子也會變得不再那么強烈。
同時,家長也要規劃好自己的時間,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幾點做作業,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