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會毀掉孩子嗎?
不少家長把這句話當作自己嚇唬孩子的噱頭。
“要去幼兒園,要不要媽媽帶你出去?”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你怎么不打電話來?”
“你去幼兒園了,在家的時間已經比上學的時間長了,每天讓你喝多少水,多少次,說幾次?”
……
盡管你已經向孩子表達了許多規劃和設想,孩子依然不會覺得我們已經從“為了他好”改變計劃。但如果我們真的與孩子站在一起,你知道他們真的想改變,那么你們的關系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嗎?
不知道。
但是有些家長會說,“我本來已經答應了他,但是他居然還是不想去學校了,不想見人,更不想回家。”
這時候,我就有個可能是你問我答案的問題,或者我是給你一個答案的問題。
所以你要把他的想法壓在心底,還有一個層次,就是要和他講道理。
我們知道,孩子需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講明白,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
所以,這時候,最重要的不是要去指責孩子,而是去好好去聽他講道理。
我們要引導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情緒,內心真實地表達出來,不要帶有評判、攻擊、指責,而是用好奇、提問、傾聽的態度去了解孩子。
2.尊重孩子,減少自己內心的控制欲。
控制欲和批判性是最差的消除焦慮的辦法。
第一步,學會控制情緒。
當家長學會控制情緒的時候,要學會與自己內心的情緒保持平衡,設想一下:我是因為孩子生氣,而焦慮,還是因為孩子做得不好,所以情緒失控了?
第二步,學會從孩子的“出發點”出發。
當我們不再糾結于孩子當下的表現,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如何避免“生氣”這件事情的發生。
孩子的行為會有所不同,情緒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可以認同孩子的情緒,但不是認同他的情緒,同時跟他說如何面對當下的情緒,比如:“你這樣做,是不是因為你覺得很生氣?”
當孩子沮喪的時候,我們可以幫他分析:“你感覺到了什么?你覺得這種感覺是不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夠好才會有這種感覺?”
“是的,是的,我感覺到了你感覺到了,我感覺到了你的情緒,你現在感覺到了”
在孩子生氣時,父母可以說:“我也感覺到了,但是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能讓你把這件事情做到更好呢?”
這是一種有力量,有道理的表達,如果父母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不經歷過思考,就無法觸及孩子的內心,這不僅無法幫到孩子,還會影響父母與孩子的關系。
2. 學會聆聽,讓孩子多說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要先理解孩子的感受,詢問孩子為什么,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找到問題,可以更好的解決問題。
孩子哭的時候,父母不要立刻的批評孩子,因為孩子的情緒只有發泄口而出,才能解決問題。
但是,如果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就去批評孩子,批評孩子,那么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在父母面前是個膽小鬼,而不是一個優秀的學生。
3. 立下的規矩,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遵守
對于孩子來說,想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父母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規則,讓孩子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
當孩子立下的規則,父母也要和孩子一起遵守,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明白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
4. 選擇替代品
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他們對于很多新鮮事物都是充滿好奇心的,因此,如果家長們不想讓孩子的"破壞"行為,那么,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種不撒謊的環境,在孩子犯錯后,為了能夠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并且吸取教訓斥責,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一種更加有益于孩子的方式。
家長們要明白孩子愛撒謊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家長們應該正視孩子愛撒謊的這個事實,并且要以平和的心態去接受這種行為,以身作則的去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能夠更加正確的認識到錯誤的原因。
在孩子撒謊之后,家長們該怎么做
不要暴跳如雷,也不要斥責孩子
孩子在撒謊之后,他們的內心一定是很恐懼的,甚至于他們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他們會覺得自己會被人斥責,
因此孩子在犯錯之后,也會想著去逃避,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要采取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孩子解決這種問題。
在面對孩子的撒謊行為時,家長們要有耐心,要給孩子的每一次成長提供幫助,
而不是去打罵孩子,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愿意和父母溝通,
這就使得孩子與父母的關系越來越遠,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也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的,
而且很多的孩子都會撒謊,也會給父母帶來很多的麻煩,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給孩子更好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