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師青少年心理在線作業(微信號:YuCai_JiaYuan.net)
開學在即,接到家長的求助電話后,東師大心理咨詢中心的工作人員了解到,學生們已經開始緩解焦慮情緒。孩子們已經開學了,心理問題也應該得到疏導。記者走訪發現,此前,學校進行了多次心理測試,通過問卷、座談、家長座談等方式,對開學心理問題進行梳理和解答,并進行學業規劃和三單元抽樣。問卷中通過簡單的文字交流和“收到”進行了分析,將中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分為“學習困難”“校園欺凌”“師生矛盾”“心理沖突”“抑郁癥”“焦慮”等九個類別。記者從“學習困難”到“學習困難”“注意力障礙”“情緒障礙”“叛逆期”等多個維度進行了解。
在“學習困難”門診,就診患者中,初中生占比高達10%,高中生占比20%。“學習困難”門診并不是最常見的情況,但也成為最困擾家長的一個難題。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劉芳表示,很多家長因為孩子的“學習困難”感到焦慮,進而擔心孩子的未來,因此而很痛苦,這種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在家庭中也很常見。
對此,劉芳認為,學習困難是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前方可尋找的一條很有可能的捷徑。“如果孩子沒有學習困難,可以先去看一下陽江、北京大學、北京聯合大學、中山大學等。但如果孩子的學習有障礙,那就應該先去醫院求助專業人士,尋求醫生的幫助。”
建議
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
“學習困難”門診遇到了不少“學習困難”的孩子。他們其實還是比較常見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其中最明顯的一例就是讀寫障礙,會嚴重到不識字、不會閱讀。
如果說很多孩子讀不了書,還不是智力低下,也沒有語言環境因素,那更讓人擔心了,這種病癥之所以能被醫生識別出來,與父母養育方式的原因,是一致的。
而造成學習困難的病因在于,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知道一味地責罵和批評,導致孩子心理出現扭曲,“讀書是苦差事”,最終導致了學習障礙。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這些孩子有可能在家庭中缺乏歸屬感。
這一點在某些學校中體現的尤為明顯,比如有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如期升入普通高中,或者是大學入學后不適應環境,喪失了學習興趣。
還有一部分孩子存在著心理障礙,特別是跟同伴之間的關系問題。比如有的孩子跟同學鬧矛盾了,或者遭遇了校園霸凌,他們不敢跟老師說,一是因為不敢跟老師說;因為說了,不但得不到支持,還會被嘲笑,說什么都是多余的;還有一部分孩子受不了挫折,經歷了考試、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挫折,導致無法承受學習上的失敗,從而引發了厭學情緒。
厭學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
心理學專家認為,厭學癥狀并非是單一的,而是多種多樣的原因造成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導致孩子學習興趣缺失,情感受到影響,從而導致厭學情緒。
父母要及時地幫助孩子,耐心地詢問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困難還是不喜歡老師,或者不想去學校,如果是這兩種情況,父母要及時引導孩子,如果是不喜歡老師,就要想辦法讓孩子換個老師重新適應環境。
二、父母給孩子的3個建議
1. 別讓孩子太當真
孩子太過聽話,只會用乖巧聽話來偽裝,如果父母太過嚴厲,孩子只會更加變本加厲。他們不懂得尊重別人,只能用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乖巧的孩子往往容易成為別人口中的“熊孩子”,
這對他們的未來影響極大,所以父母應該停止對孩子太過嚴厲的管教,因為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
2. 尊重孩子
有時候父母太過嚴厲,反而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乖巧聽話,這樣的話,孩子以后再遇到很多麻煩事就不會事都去問爸媽。
因此,對于孩子過于嚴厲的教育,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叛逆,讓他們變得更加的乖巧懂事,甚至是變得更加的“懂事”。所以父母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放手”,不要把孩子當做是什么都不懂事的小孩子,其實父母也應該給孩子適當的“放權”,這樣才不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叛逆,畢竟自己動手能力是有限的。
3. 教育孩子不以嚴厲的手段去糾正孩子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容易采用嚴厲的手段去糾正孩子的錯誤,這樣的方式,在孩子小的時候是可以糾正的,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教育的難度變大了,嚴厲的手段便會讓孩子放棄。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幫助孩子從調皮的束縛中走出來,給予孩子真正的尊重,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愛他的,不會把自己不好的一面展示給孩子,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種方式的選擇,會讓孩子慢慢的變得越來越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