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中旬,在管道局中學第三附屬小學、第一附屬小學針對六年級學生,先后舉辦了兩場有關情緒的講座,旨在引領畢業班同學了解情緒的意義,保持覺察,減輕壓力,輕松度過小學生活。
4月11日管道局中學第三附屬小學200多名學生參加講座
伴隨青春期的到來,高年級小學生自我意識的發展,發展出多樣性情感,兩極性和矛盾性成為主要情緒體驗,情緒很容易受到外部事件的影響,很容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缺少穩定性,個別同學的極端情緒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本次講座,鄧雅老師與同學們結合小學生生活事件,以覺察情緒為主線,展開了積極的探索之旅,從了解情緒、尋找誘因、陪伴情緒到制作錦囊,引導學生認識情緒與身心健康、人際交往的關系,認識加強行為自控的重要性,指導學生如何調節情緒和控制行為,通過轉移、傾述、暗示、渲泄等方式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用暗示控制、強化控制、目標控制等方法改變自己的一些不良行為。
4月15日管道局中學第一附屬小學100多名學生參加講座
心理學家埃利斯指出,情緒是受個體信念影響的,同樣事件,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源于不同的信念。在心理講座中,鄧雅老師通過讓學生體驗不同信念對情緒的不同影響,使學生提高了對情緒覺察能力,認識到保持開放的心態,覺察情緒,靈活面對,才會有更多的選擇,輕松快樂的生活。講座現場氣氛活躍,學生們積極發言積極。同學們也通過反饋表表達,參加陪伴情緒的講座,掌握了情緒管理的技巧,感受到了輕松和振奮。
擔任這兩次講座的是管中三附小副校長、心理健康咨詢中心主任鄧雅老師。鄧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員,廊坊市心理學會會員,廊坊市危機干預專家,廊坊市政府市直學校責任督學,小學高級教師。
本次活動為河北省團省委、廊坊市團市委主辦,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廊坊辦事處承辦的“為了明天”——“好心情”青少年心理輔導公益項目。這是廊坊市團市委聯合心理行業專業力量,共同為廊坊地區青少年提供優質、專業的社會心理服務。加強青少年身心健康,構建和諧社會,參與心理公益行動,培育新時代建設者,是時代賦予的心理教育工作者的使命,2019年團市委將聯合河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廊坊辦事處推出“好心情”青少年心理輔導進校園、進社區系列公益行動,為了明天青少年“好心情”我們一直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