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會導致孩子焦慮嗎?
近日,我們找一位媽媽來溝通這個問題。
她說:“他現在有時候特別不想吃飯,就想著要喝點飲料,一開始是哄著他吃,最后發現不管怎么哄都沒用,甚至都無法離開食物,這讓我特別生氣?!?/p>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問她:“你家孩子平時很喜歡吃哪些食物?”
她答:“吃的少,胃口也好,不喜歡吃的也很多?!?/p>
這個媽媽說:“嗯,我家孩子也經常吃零食,偶爾有時候吃很少的東西,比如爆米花、小點心、巧克力、餅干等等,但都不喜歡,還說可以吃完就吃。”
我說:“您是這樣的嗎?”
她說:“我想吃爆米花?!?/p>
我說:“那你可以吃一點,可以多吃些。”
她說:“不吃的話,就會長胖的?!?/p>
我問:“那您平時不也吃東西嗎?”
她說:“不咋地,吃得少?!?/p>
我說:“這有什么好怕的,沒什么好怕的。”
我說:“小胖,媽媽從來沒有遇到過小胖這樣的事。我們小胖同學已經上一年級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媽媽對小胖的成績比較佛系。但是小胖同學的成績卻不像她媽媽對小胖的高要求要求,反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小胖媽媽對小胖也很在意,她一直都是處在班級的前幾名,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兒子每天還是很焦慮。
有一次,小胖在上課的時候舉手,因為他考試的時候從來沒有遇到困難,所以,他非常擔心,擔心老師會叫他回答問題,這時候,他的媽媽就把他叫到一邊,看著他給他講解,這樣他就明白了,原來老師是不相信小胖的。
他心里一開始就很難過,因為在他的心中,雖然知道自己這次考試沒有考好,但是還是沒有勇氣給媽媽說,所以,他就這樣一直悶悶不樂。他覺得媽媽的話不對,可是又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這才是非??杀?。
孩子心里都有很多的委屈,他們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安慰,但是很多時候卻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因為他們渴望得到的并不是父母的安慰,而是來自父母的否定。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往往會不斷地自我否定,最后導致負面情緒的出現。
而父母們往往要在這個時候去安慰孩子,而不是去批評孩子,這會讓孩子非常的無助,不相信自己會做好的,孩子們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糕,最后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們究竟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幫助到孩子?
父母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讓孩子學會與孩子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父母會通過語言的形式,讓孩子理解父母們的苦衷,在此過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給孩子說話的權利,給孩子留一些思考的空間,不要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在孩子做決定前,應該讓孩子學會選擇,父母可以給予幫助,但不要過度保護,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 讓孩子學會承擔后果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尤其是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學會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自己明白自己犯的錯,同時也要讓孩子參與到其中,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孩子的錯誤不斷得逞之后,父母也不要一味地責罵,而是要告訴孩子下次應該如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學著承擔后果,這樣才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快。
3. 讓孩子學會感恩
懂得感恩是一個人的基本品質,也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修養,更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修養,孩子不懂得感恩就很難會孝順父母,也不會在別人的幫助下學會尊敬長輩,也就很難取得成功,在未來的社會中,哪怕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如果孩子不懂得感恩,那么孩子將非常容易吃虧。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可以讓孩子學會尊重人,而且要學會尊重父母,在一個家庭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把對方當做是自己的朋友,這樣才會有更好的關系,孩子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當中,更好的去面對未來的人和事,學會感恩。
其次,學會尊重他人,尤其是別人的尊重,這是對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有些家長在家庭當中,總是喜歡把孩子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從來都是對孩子的行為無限放大,不允許任何人表達自己的觀點,孩子在這種環境當中,感受不到任何人的尊重,對于他人來說,內心會感到非常的委屈。這樣的想法也會傷害到別人,更加不會尊重他人。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時候,他們的內心就會開始變得不一樣,就會開始慢慢的封閉自己,不愿意跟人交流。
第四,情商比較低,導致他們常常沖動,沒有辦法換位思考,遇事沒有辦法正確判斷是非。他們會把所有的情緒爆發的原因都推給父母,而父母也不明白他們的心里想什么,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往往就容易適得其反,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