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被爸爸打?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爸爸的嘴仿佛隨時在空中旋轉
不聽話的孩子,會出現嚴重的精神癥狀,比如他總是想要將一件東西打到地球上,只要這件東西靠近他,他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反抗。
爸爸打他,他就會大聲哭,或者干脆放聲大哭。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于孩子的哭鬧,很多家長會選擇用一種“這孩子就是故意的”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們不知道孩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行為,他們也許只是把孩子當成了發泄的工具。
孩子哭鬧,不一定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因為自己不懂得怎么讓孩子不哭。
1、感受不到愛的孩子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愛是理解、欣賞、支持與接納,只有給予了孩子愛,孩子才會有安全感。
他說:在現實中,愛就是理解和接納。孩子在外面感受到了,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孩子才有勇氣、有動力,才有勇氣去外面的世界,去面對外面的世界。
這時候,父母就能通過陪伴和等待,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與孩子一起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不會說話的父母,最缺失了什么?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認為給孩子吃穿買就可以了。事實上,這些父母的認識是片面的,要么就否認孩子的感受,要么就用權威“壓制”孩子。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的問題:“如何看待父母愛提‘別人家孩子’?”
其中一個高贊回答說:“因為內心的自卑,媽媽總是拿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來貶低,令自己自卑,媽媽總是說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經常說別人家的媽媽多厲害。”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沒有一個孩子是完美無缺的,父母應該學會正確的看待孩子的成績。
而不是一味追求成績,因為那是他們自我的選擇。
父母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孩子比,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想讓孩子變好,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付出,也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好。
所以,不要只看到別人的好,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閃光點。
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不一定是最好的。
– END –
作者:小奶貓,愛讀書愛生活,也愛跟孩子一起成長。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