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你們說的不聽話的孩子,他們就不聽話。他們不聽話,讓你們就不聽話,讓你們?nèi)プ瞿銈兿矚g做的事。
聽完我的對話,您是否發(fā)現(xiàn)自己說的話的孩子不僅聽不進去,還會感到自己的威嚴受到挑戰(zhàn)。孩子似乎對自己的事情都不明確,更別說為自己的事情操心了。父母在教育的時候,還是比較容易犯的錯誤,經(jīng)常是和孩子對著干。
其實,我認為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驗,明明自己知道做了一件事情,并且為孩子的決定負責的,但是就是不會用行動去表示,是因為自己”雙重標準”。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們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每個人在做事情的時候,都會考慮到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當孩子提出的要求與父母所想的不一致時,我們是不是也會對孩子提要求,向孩子提出要求呢?如果這樣的要求達不到孩子的標準時,父母就會大發(fā)雷霆,會批評孩子不懂事,不孝順。
但是如果父母在提出要求的時候,孩子沒有提出的時候,父母就會打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改正錯誤,而不為了教育孩子改正錯誤而打罵孩子,只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更好。
小一點的孩子,在父母這里幾乎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即使有時候孩子提出要求,他們也會反駁,而且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威脅孩子。
但是到了十幾歲之后,孩子的思想逐漸成熟,自尊心也慢慢增強了,但是孩子的思維卻已經(jīng)形成,他們可能無法抵抗父母的行為,也無法反駁。
所以,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還是應該注意分寸,該打的時候還是要打,如果孩子不聽自己的,甚至可能還會與父母對著干。
3. 想讓孩子不再頂嘴,父母要先讓孩子自我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指出:父母的職責是用“誰的話來說”,用“我”,孩子就會把父母的話當做“耳旁風”。
“孩子的行為是父母教育的結果”,而不是“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結果”,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是面臨著更多的挑戰(zhàn)。
比如孩子不聽話,那么,家長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懲罰”孩子。
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犯錯,就會立刻制定懲罰,但若是大人的態(tài)度太過分硬朗,就會利用懲罰的方式,對孩子進行壓制。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家長會說:“你除了吃飯還有什么事情不能做?你還會在乎什么?有時候,越是不讓孩子做的事情,他們越想做。”
只要一吃飯,孩子就會遭到一頓臭罵,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對吃飯失去興趣。
但如果大人能夠友好地對待孩子,并且告訴他們?nèi)绾翁幚磉@件事情,那么,孩子就會懂得如何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第二,不要對孩子的表現(xiàn)大驚小怪,不管不顧。
就像我前面那個朋友一樣,在孩子吃飯的時候,直接就是簡單粗暴,
劈頭蓋臉地批評:“吃飯還有多長時間?你看看都幾點了?快點吃完去睡覺。”
而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也會對吃飯失去興趣。
不過,孩子通常都會乖乖地照做,畢竟我們大人都有惰性,比如吃快點,睡懶覺,看電視,玩手機,或者是打游戲。
但是,孩子也是人,有時候他也不想遵守。
所以,我們不要對孩子撒謊,更不要對孩子撒謊。
第三,父母要學會向孩子道歉。
雖然說孩子撒謊很常見,但是父母道歉的方式卻很重要。
你說過多少次,讓你給孩子道歉,卻從來不曾答應過孩子對你的愛。
父母都說過類似的話:“爸媽太愛你了,你如果考不好,就使勁兒吧。”
我們認為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天然的,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責任,面對父母的愛,他們會懂得主動去感恩,去保護自己,去對自己負責。
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從小懂得承擔起,自己做錯了,應該主動去承擔責任,學會道歉,勇敢地對父母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