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
青春期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叛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父母放任不管,孩子的自我意識會變強。他們就會形成兩種極端的人格特征:任性和逆反。
2、叛逆
這個時候,父母管教孩子的主力軍是父母。所以,中國的父母普遍認為,孩子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好大學。因此,父母不管孩子的學習,全方面地加壓,仿佛孩子的人生就完成了“全程”。
父母的管教和安排,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讓孩子按照自己設計的路線發展。
孩子就會發展得很不穩定,以后學習的道路也會很曲折,這也是父母所擔心的。
3、叛逆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伴隨著孩子的 12~18 歲左右。青春期是孩子自我意識蓬勃的爆發期,孩子的自我意識會逐步形和外界事物的對自我的要求產生矛盾,這種矛盾一般會在這個階段上升。孩子會變得比較叛逆,很容易和父母對著干。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就會變得不聽話,不聽父母的話,甚至頂撞父母。
但實際上,當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也是他們自我意識的爆發期,他們會通過反抗父母的反應來表現出自己對于外界事物的態度,他們可能會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比如,
前段時間,有一個12歲的男孩在給父母洗腳時,不小心把媽媽的高跟鞋摔碎了,媽媽一進門就生氣地對著兒子說:“你看你,這么不小心,把鞋子弄碎了,以后不準再穿鞋子了。”
孩子聽完媽媽的話,看著媽媽生氣的表情,轉身離去,這就是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心理學家認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三個叛逆期。2-3歲的時候,稱為“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稱為“兒童叛逆期”;12-18歲,也就是大家口中的“青春叛逆期”。
有很多父母會把孩子叛逆期和兒童叛逆期劃上等號。其實,家長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教育,遠比說教打罵來得更有效。
“寶寶叛逆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從兒童轉化為青少年的關鍵時期。
教育孩子,方法往往決定了孩子的未來。只有正確的方法,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1. 樹立規則意識,讓孩子有邊界感
有的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叛逆的現象,正是因為孩子想要獨立,但是由于年齡太小,很多事情都不會做,所以就會出現叛逆的行為。
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要給孩子一定的邊界感。家長要有一定的原則和底線,不能毫無原則的妥協。
在孩子小的時候,不可以這樣寵溺,當孩子有一些壞毛病的時候,家長要堅決的糾正,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不要孩子一哭鬧就妥協,也不要孩子一鬧就妥協,家長一定要堅守原則,絕不能讓步。
2.培養孩子獨立意識,讓孩子對自己的事情有掌控感
有的家長在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會通過哭,發脾氣的方式來逼迫孩子停止哭泣。
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是在告訴孩子,我不允許你發脾氣,因為我不希望你受到傷害。
家長只有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情的后果,并且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帶來的惡劣后果,孩子才能學會自己做事,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才能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才能在自己的情緒里去控制事情。
3.培養孩子的同理心,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教他控制自己的情緒
《少林寺》里有一個故事,一個叫做“鐘南胤的男孩,學習成績非常優秀,他當了老師,又當了班長,非常驕傲,開始走上了人生巔峰。
這個孩子的父親說:“我的孩子以后肯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因為我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有愛心,有愛心的人。”
這些足以證明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力,而一個有愛心的父親就是孩子心中最好的榜樣,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他會朝著自己熱愛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