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嘴被扇一下,扇一下可能就沒命了
類似的畫面,真的太多了!
作者 | 錢志亮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來源 | 錢志亮工作室(ID: qzlgzs)
前不久,一個8歲的孩子上完網課寫作業,為了讓他順利完成作業,我總是在旁邊看著,生怕他寫到一半停下來,結果一點寫作業的效率都沒有。
你知道嗎?
這不是關愛他,而是過度的控制。
我女兒上小學三年級,每天放學,放學都有寫作業的時間,如果是不放學,就沒有寫作業的資格了。
那個孩子是為數不多的,只要寫完作業,就可以去玩游戲,我問:“寫完作業了嗎?”
她說:“寫完了。”
我又問:“寫完了沒有?”
她說:“寫完了。”
我再問:“寫完了嗎?”
她說:“寫完了。”
我說:“寫完了。”
我說:“寫完了。”
孩子說:“寫完了。”
我說:“寫完了。”
我說:“寫完了。”
她說:“寫完了。”
我說:“可以。”
她說:“可以。”
我問:“那為什么呢?”
她說:“如果寫完了,還可以再寫。”
我說:“可是,媽媽不希望你這樣寫。”
那是因為,你剛才問我的時候,我覺得我是可以的。
這樣的話,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
學習時需要注意的事兒太多了,所以,我要提前給孩子準備。
然后,開始寫的時候,就開始慢慢地加入了。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喜歡給孩子準備“導火索”,而真正要學習的東西卻很少。
再加上在很多時候,你一直告訴孩子,“你就是不努力,你就是不夠聰明,你就是沒努力。”
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會“習得性無助”,
開始厭學。
而“習得性無助”指的是一個人在經歷了某種失敗后,或通過了某個契機,從而對結果產生了無意識式的擔憂和焦慮,總想著如何將這種擔憂的情緒轉化為“努力學習,最終達成目標”。
這種產生的“習得性無助”,是最可怕的。
而且這種“習得性無助”,會伴隨著孩子很久,甚至將這種“無能”感消退殆盡,當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會對未來感到無望,就會在學習上變得消極懈怠。
孩子沒有積極向上的學習動機,沒有為了學習而學習,孩子又怎么能把學習當成一件樂事呢?
而且,這樣的孩子,如果在學習中總是遇到困難,會缺乏自信,覺得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無法取得理想的成績,會對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內心就會受到打擊,逐漸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進而慢慢地失去了學習的興趣,讓孩子變得不再愛學習。
有一位網友曾經對孩子說:“我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比別人有一點點的時間,就是利用自己的時間,只要能夠利用好這些時間,我就能成為一個很好的人,是那種很有成就感的人。”
每一個人都不缺鐵飯碗,缺的是什么,缺的就是那些更有價值,更有意思的事情。
教育孩子就像是在木桶中一樣,你的一桶水,裝得越多,水越少,水量也就越多。
孩子若是在成長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機會去發展自己,即便是贏在了起跑線,也終究會栽下很大的禍根。
因為能力的缺失,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迷失了方向。
面對孩子厭學,請先反思自己,與孩子一起成長
1、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更應該平等對待
1、學會理解
厭學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而且輟學是很嚴重的問題。作為家長,要學會理解孩子。
孩子輟學不僅僅是因為孩子意志力不夠堅強,而是因為家長的教導不正確,不能在正確的方向上引導孩子。
對于一個涉世未深,對人生沒有絲毫是非觀的孩子來說,家長們應該讓他們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因為家長們的言行會給他們的一生埋下重要的伏筆。
2、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責任
在現代社會,大部分的父母認為孩子的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必須要監督孩子學習,不允許孩子玩游戲,不允許孩子談戀愛,不允許孩子在班級里做出成績的起伏。只要孩子在學習,什么都不用操心,而且不用操心。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們就應該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樣孩子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不至于到了初中高中畢業后,沒有獨自面對難題的能力,這樣孩子就很難為自己的人生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