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給孩子焦慮是指孩子經常處在一個焦慮的狀態中,媽媽把生活的一切全部都給了孩子,孩子沒有辦法感受到父母的生活。有的媽媽說:“孩子是我的希望,我現在沒有辦法養他了,我要盡我最大的能力養他,我要替他活著。”
有的媽媽說:“我一直把孩子當成是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我怎么可以把他變成我生命的主宰?”這是女性天生的一種生理和心理狀態。
很多家長過度保護孩子,覺得孩子就應該要嬌養,實際上并非如此。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父母過分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把孩子學習的成績看得很重,只要考不好,就會被打。如果考得不好,就會被罵,這樣孩子的成績只能越來越差。
還記得去年帶著學生去上舞蹈班的新聞么?
一個女孩因為一件小事就被老師狠狠訓斥了一頓,從那以后,孩子就很少見到她的舞蹈班了。
同事和老公說,只要孩子有什么事都愿意和她說,可孩子卻總是一副不愿意和她說的樣子。她心里很苦惱,于是,便來找我。
我簡單地問了孩子的情況,考慮了一下,覺得孩子可能心理壓力大,現在已經不和她說了,就轉移了話題。
后來我又找了另一個老師,問她,她告訴我只要去上課就行了,這孩子以前的成績都還不錯,現在都上大學了,不能說這些情緒都不能說了。
她去問我,孩子是不是抑郁癥?我很驚訝,本來以為她的孩子不是這樣的,不可能會得抑郁癥的。
結果她的一句話揭開了真相:我的孩子一直很努力,每次都是第一名,然而她卻一次次都是最后一名。她讓我閉嘴,可她的一句話傷了我的心,我看見她就心疼。
我給她講了很多,把孩子的這個問題的結果告訴她,并要求她一定要改。
她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我去看醫生,她告訴我說她看了心理醫生了,醫生說我太焦慮,看了一些關于抑郁癥的文章,心情是會慢慢好轉的,但是一直沒有改善。
心理醫生讓我放一段時間去回憶起她的過往經歷,那是一段時間里,我無法集中注意力的一件事,現在回想起來,她整個人都比較焦慮,每次我跟她說她的狀態就像坐過山車一樣,非常緊張,我都忍不住情緒波動,看了一會,但是又放下,所以沒有辦法。
我只好去找心理醫生,心理醫生說,她應該不是抑郁癥,這屬于正?,F象,還有輕度的焦慮情緒,但是焦慮情緒得不到緩解,并且大多數人不是抑郁癥,焦慮癥是一種神經癥,是一種情感障礙,所以需要藥物治療。但是我覺得,比起所謂的抑郁癥,更需要心理醫生來指導,并且應該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畢竟有些孩子不是抑郁癥。
孩子太年輕的時候太年輕的時候,父母不懂得怎么和孩子溝通,導致現在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會崩潰大哭,家長們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和孩子進行溝通。
我的孩子在上了高中之后,有一段時間突然就會厭學,不想上學了,作為家長的你也不知道該怎么和孩子進行溝通,因為溝通不在一個頻道上,也就是父母和孩子能夠相互尊敬和理解,親子關系也會變好,在這個時候孩子的成績不會很好,也不想和家長溝通,因為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學習上面了,所以成績自然而然就不好,所以家長一定要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尤其是在孩子的情緒上面。
1、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小孩子自制力差,又貪玩,所以在沒有約束力的時候,很容易讓孩子走上歧途,所以身為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對孩子學習、作息、娛樂等方面的一種監督,家長不要太早把控孩子的生活細節,不然孩子永遠都會陷入到游戲當中。所以家長也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從小就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比如說孩子的運動習慣,日常生活當中的習慣,閱讀的習慣,自制的習慣等等。
2、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的價值觀跟家長的價值觀相比是有一定的差別的,但是這些都是建立在正確價值觀基礎之上的,有了正確價值觀基礎之后,孩子就能夠更加有信心的面對困難,去迎接挑挑戰,不會因為一次失敗就一蹶不振,而是一蹶不振。
3、尊重孩子的隱私。
我們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把孩子看做是一個不對的事情,作為父母在事情上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的隱私,去窺探孩子的心理,要給孩子一定的隱私空間,不要讓孩子認為家長是可有可無的人,讓孩子有一種心理上的依賴。當孩子有自己的秘密的時候,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也要學會溝通,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作為長輩的權威去打罵孩子,打罵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反感,從而叛逆的心理會越來越強,所以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事情。
4、教會孩子保護自己。
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例如:遇到壞人要自己躲開,遇到壞人要和對方說不要去觸碰,更不要去打別人,要多和善良的孩子相處,不要單獨相處,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不能隨意打別人,遇到什么問題可以尋求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