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貪吃好玩是不聽話嗎?
8歲孩子貪吃好玩是不聽話嗎?
10歲孩子貪玩不肯做作業,家長只是口頭說教,不關心孩子的內心,也不關心孩子有沒有聽進去,孩子只是因為年紀小,他們的想法很單純,家長的話對他們來說有可能就是嘮叨的來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因此,你就要跟孩子說,如果你喜歡玩,但是如果你能好好學習,那么你以后就可以玩這些玩具,所以家長不可以因為你貪玩,學習就不行,要好好學習。
對于6歲前的孩子,家長可以告訴他們玩玩具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制定一個規則,比如每天只能玩15分鐘,這是在玩玩具的時間里必須要完成的,而不是時間到了就不玩,也不是家長強行催促,而是要給孩子規定,每天都要有時間觀念,在規定的時間里不能違反,要吃飯不能挑食,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給予孩子尊重
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們會對家長的話產生言聽計從,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會說孩子越大越難管,覺得孩子越來越難以溝通了,而實際上是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已經不是自己的意愿了,需要父母尊重,而是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意愿,家長可以嘗試著去多給孩子一些權利,讓孩子慢慢成長。
3、 和孩子一起制定規則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適當的懲罰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彌補的辦法,孩子能夠明白,但是要想遵守規則,必須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出嚴格的規則,這就需要父母有一定的靈活性。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可以明確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希望他怎么改正錯誤,而不是去指責他怎么這么不聽話。在懲罰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不能犯錯誤,畢竟懲罰是為了讓他知道什么是錯誤,下次不能再犯。
四、讓孩子學會承擔后果
家長要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犯錯誤了就是要承擔后果,可是家長要給孩子一個錯誤的選擇,要讓孩子明白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讓孩子知道,犯錯誤是錯的,可是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犯錯誤,不能做什么事情就沒有什么事情了。這樣才是給孩子做好人的基本的行為準則。
孩子的行為準則就是模仿父母,孩子的行為準則就是父母的行為準則。所以,要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自我約束。
5、給孩子提供安全感
在孩子淘氣的時候,家長的沖勁也很大,不應該讓孩子過分的淘氣,不應該給他搗亂,不應該讓他被冷落,不應該讓他被冷落,不應該讓他在犯錯的時候,感受到被冷落的痛苦。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變得堅強,更加懂事。而這些被冷落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在家里營造一個有利于成長的環境。這樣,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他的心理也會變得更加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