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不聽話不寫字怎么寫?那有什么辦法呢?
當我們把話說到孩子的耳朵里,那一定也是一個十分嚴肅的事實。所以,許多家長會對孩子說:
“寫完作業就可以看電視,不允許看。”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該寫作業了,還是要寫的。”
“別看電視了,快去寫作業。”
甚至還有一些家長會用“關你屁事”之類的話來責怪孩子。
的確,在父母的口中,孩子的很多表現都是因為:
寫作業不主動,拖拖拉拉;
上課講話,走神發呆,咬手指,成績下滑;
做事磨蹭拖延,玩起游戲來沒完沒了,越催越磨蹭;
不聽父母的話,要么偷偷摸摸玩,要么就跟著同學屁股后面跑;
有時候孩子因為磨蹭,家長一會兒問孩子有沒有吃飽飯,一會兒問孩子作業寫完了沒;
孩子明明答應了卻說作業沒做,家長就不高興,還打斷孩子說“不聽媽媽的話”,從而引發親子沖突。
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安撫孩子,詢問孩子不肯寫作業的原因,在孩子的角度上他可能覺得如果不去上學的話,會被媽媽批評,所以才不愿意去學校,然后爸爸就很生氣,訓斥了孩子幾句,沒想到孩子還是繼續不寫作業。
爸爸覺得很生氣,就讓孩子去寫,不要管他。孩子不寫作業,一直坐在沙發上玩手機,爸爸就過來,爸爸說:“你為什么不去寫作業?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不去寫作業?”孩子說:“就給你說了,你自己就是不想寫。”
父母的嘮叨和說教,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也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愿意跟父母說話。
孩子不愛跟父母交流,對他們的未來有很大影響
父母經常嘮叨,孩子就會覺得很煩,不想跟父母交流,甚至會討厭跟父母交流。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海姆士曾說:“父母應該有限度,說出自己的感受,不要把自己的情緒肆意宣泄。”
父母越是不愿意傾聽,孩子就會越是不愿意跟父母交流。
父母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就要學會傾聽,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如果孩子說的不對,父母可以幫忙指出來,千萬不要輕易否定孩子。
孩子越是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親子關系越是緊張,要想改善親子關系,父母就要做到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完。
親子關系好了,父母的說教有益于孩子的接受,反之亦然。
孩子都是看著父母說話的,只要做到認真傾聽,孩子都會很開心。
第二個原因,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沒耐心傾聽孩子。
有些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會習慣性地把手機放在一邊,然后對孩子說:“一邊玩去”。這種陪伴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錯誤的示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大程度上,孩子會覺得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敷衍了事,不僅不走心,而且還很無聊,所以才會想要玩手機。
所以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應該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玩游戲、看書。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斯賓塞曾說:“父母真正的成功,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為了讓孩子遠離手機,我們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陪孩子看書、聊作業、陪孩子運動、陪孩子一起閱讀,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覺得有愛的環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手機的出現,讓孩子快速成長,讓父母的教育方式失衡,更加的焦慮。
所以,放下手機,讓孩子真真切切實實的跟你在一起,是每個父母的心愿,是每個父母的期望。
只有放下手機,更多地陪伴孩子,才能更加健康的讓孩子的童年更加的美好。
作者簡介:池沐陽光,用文字溫暖孩子的心。
(本文為@池沐陽光原創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