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心理學家蒙臺梭利說過:
“兒童的童年,對一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為什么會愛哭?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愛哭的原因有哪些?
據調查,兒童心理學家發現:
在1-3歲時,兒童的哭泣是對幼兒身心活動發育的一種反應,主要是尋求感官的慰藉。
3歲左右,兒童的哭泣有其自身的規律,當他們被要求抱著自己的洋娃娃哭鬧時,他們的情緒也會變得激動起來。
因此,在孩子哭泣時,作為父母,不能縱容,而是應該先安撫孩子,使他們的情緒得以平復。
孩子哭是不分場合的,父母應該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應該通過擁抱來安撫孩子,或者說,擁抱來安撫孩子。
在嬰兒時期,在受到父母擁抱的孩子,其大腦發育得更加完善,由此會更加堅強。
到了3歲左右,孩子的哭聲會更加讓人不安,更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導致情緒腦的發育不良。
其實,我們大人都知道,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無論如何都是充滿安全感的,這一點不用懷疑,據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他們普遍會哭聲作為他們最信任的人,如果遭到家人的拒絕,他們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甚至會失去理智。
而且,有時候,當一個人被拒絕,他們就會變得很沒有安全感,很“缺安全感”。
所以,為了能夠緩解孩子的焦慮,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寶寶安心抱著媽媽,讓媽媽抱一會兒。
媽媽撫摸寶寶的后背,讓寶寶放松。
帶孩子外出時,讓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
因為孩子會感受到,并不是媽媽不在身邊,而是,媽媽一直在。
2、寶寶哭鬧時,給他一個溫柔的擁抱
孩子每次哭鬧,都是因為他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導致了哭鬧。
這個時候,媽媽可以抱抱他,跟他說:“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媽媽也很想你,但是我們要等到媽媽沒了,我們就會回來。”
然后,抱抱他。
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柔和,從而獲得安全感。
他的情緒已經穩定,媽媽再跟他講道理,孩子就能聽進去。
3、哭鬧時,給他一個擁抱
孩子哭鬧時,給他一個安撫。
孩子鬧情緒時,往往大人不能給他一個安撫,有些大人就心軟了,這個時候也不能縱容孩子哭鬧。
可以抱著他,跟他說:“我知道你很難過,等你哭完了,我們再聊一聊,好嗎?”
如果孩子的情緒已經平穩了,這時候再跟他講道理,他也更容易聽得進去。
4、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情緒負債,而他自己也明白自己哪里不舒服,所以當他們有負面情緒時,他們通常會跟父母說,他們很難過。
這時候,父母就要引導他們表達出來,而不是吼叫。
我家女兒在生病期間,一開始總是找各種理由不想去學校,我很擔心她會在學校受委屈。
因為我很清楚女兒在學校里會遇到很多麻煩,一旦她不想去上學,她會有很大的情緒波動,這就會讓她很痛苦。
我知道她的壓力肯定會大起來的,所以就讓她去上學,并沒有把我的擔心和焦慮傳達給女兒。
而是在女兒同意的情況下,我告訴她:
上學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對自己的事情負責。我一直都在你背后支持你,
我一直都是這么支持你的。
這個例子里,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學校里經歷了一些挫折,導致他對學校產生了恐懼,不愿意上學。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我們首先要表示理解,告訴他這不是一件小事,
會發生變化的,
我們也會跟著改變,
直到他真正改變。
這個過程非常艱難,需要我們耐心,也需要我們去積極的配合。
我相信,經過這樣的調整,相信女兒會慢慢的更加喜歡學校的環境。
所以,我說:
所有的孩子,他都有歸屬感,我們要努力去接納他。
但是,能不能去接納,
是不是可以不接納他,
當然,這不可能。
如果我們不能去接納他,
他就會有防御心,
防御心里就會出來,
比如,他會說:“這次考得太差了,我就完蛋了。”
這就是一種防御心里的表達。
而我們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和歸屬感。
這就是保護孩子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