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不聽話的孩子怎樣教6-9歲的孩子,在不少家長的教育觀念里,孩子聽話,長大了就好了。不聽話,長大了就得揍一頓。
1、小時候不聽話的孩子,家長管得嚴了,孩子們知道為什么要聽話,長大后就會好
孩子不聽話的原因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1.孩子受自己身體的影響
孩子的生理因素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成人大腦中有大約25%的神經細胞,能夠影響孩子大腦的專注力。研究發現,如果父母有一個習慣粗暴、沖動、動不動就打罵孩子的家長,孩子的智力和注意力,要比其他孩子的平均值高出2-3倍。
孩子不僅會受到自己的影響,在其他方面也會受到影響。而且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他往往會從人的視角來審視自己,當自己有不滿足的時候,就會通過大喊大叫的方式宣泄出來,這種情況下,孩子也會對自己產生懷疑,并且會變得非常沒有自信,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有可能會變得自卑,而且也會在與他人相處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會把情緒失控的一面展現給身邊的人,有可能還會變得比以前更加暴躁。
打罵孩子的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是有多大,相信父母都不愿意看到這種結果。那么,到底該如何糾正孩子愛發脾氣的毛病呢?
1. 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想要去罵孩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不僅沒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糟糕。
這個時候,孩子的情緒就會變得更加暴躁,對父母的態度也會變得更加的惡劣。
因此,父母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只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效應對,也才能讓孩子慢慢的改掉愛發脾氣的毛病。
2. 了解孩子發脾氣背后的原因
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可能并沒有仔細去了解孩子的行為,也不知道孩子的內心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們就很容易給孩子貼上負面的標簽。
當我們發現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需要去了解一下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這樣才能找到應對孩子發脾氣的方法。
其實,很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并不是因為不愿意聽話,而是因為家長總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做,而且還”命令式”教育。
事實上,當我們可以看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之后,我們就可以問孩子了,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們也可以發現孩子不聽話背后隱藏的原因,解決孩子發脾氣的問題。
一、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應該如何正確的做法?
1、不要以暴制暴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是這樣的觀念勢必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當孩子無法做到理性的思考時,他們也會把怒氣發泄在父母的身上,或許孩子只是覺得自己做錯了,被家長打”頭”,以此來宣泄自己心中不滿的情緒。
2、讓孩子有更多表達自己的機會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于自己的世界有著朦朧的認識,有些事情也許是自己的意愿,當他不能讓自己的思想與父母產生共鳴時,就會選擇用發脾氣來發泄,以此來尋求內心的平衡。家長要明白孩子發脾氣的原因,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發脾氣的根源是什么。家長要讓孩子知道,生氣是因為缺乏耐心,也是因為得不到尊重,同時也會有不滿,從而讓孩子產生叛逆的心理。
3、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最愛自己的人
最后,我們也要告訴孩子,父母要告訴孩子,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是最愛你的,也是最不需要得到父母幫助的人,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和父母產生隔閡,更愿意聽父母的話。
有的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對父母無意識的一種反擊。我們父母要教會孩子,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冷靜一下,也要給孩子反思的機會,幫助孩子找出發脾氣的原因。當孩子冷靜下來后,父母再心平氣和地教育孩子,有的時候,孩子是聽不進去的。
結局很可能是兩敗俱傷,但是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讓孩子知道,發脾氣是沒有用的,是只會適得其反的,而且還會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我們一定要明白,這是孩子向我們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用冷處理的方式,同時,給孩子的情緒一個宣泄的空間,讓孩子自由發揮。
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情緒波動時,一定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再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能力,去引導孩子,讓他們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請繼續往下看,在這里,你能獲得更多關于親子溝通的知識和實操,讓你在家校溝通的路上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