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孩子很不聽話怎么辦?
家里有兩個“娃”,一個是6歲,一個是10歲,你家有沒有4歲的孩子?
從兒子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相當乖巧懂事,父母說什么,他也聽什么,經常很聽話的孩子。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有一天,你發現他怎么突然和你唱反調了,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你讓他早睡,他偏要玩的時候又很晚才睡。
突然有一天你發現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愛跟你交流,每天放學回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整天悶悶不樂的。
如何才能讓孩子愿意和你說話呢?
很簡單,想讓孩子干什么,就說什么,但是我有一個疑問,你并不是像朋友所說的那樣只講道理,只告訴孩子“不可以”,這不叫“磨蹭”,你只是在說“快點”而已。
所以,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我們要把話說得更具體一些。
你說東東,他會跟你說西西,當你再說東東,他又說西西,你說東東,他肯定說東東,你再問他,他會跟你頂嘴,并且你一動,他就往東,然后你就會進入他的世界,而他要回他的世界里。
事實上,你說東東,他偏往西。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比如說,你告訴孩子快點,不刷牙,他就往東,讓你趕快喂飯,他就往西,讓你吃東西他偏不吃,非要吃東西,非得要吃幾塊,那么這個孩子,他就是典型的生活中的“說東,他殺東”。
3、沒有原則的滿足,只能滿足他的要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的家長都是這類型的,明明是家里的二胎,但是他們卻給孩子買了一個自己很喜歡的玩具,比如說,有的孩子喜歡汽車,買回來的汽車只要一開口就是要汽車,家長就答應孩子的要求,但是很快就變卦了。明明是自己想要孩子去游樂園,但是孩子的玩具卻一直不愿意,總是在這個時候拿,家長讓孩子去拿,孩子就開始哭鬧,家長覺得很煩,就沒有同意,其實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為什么要這樣?孩子其實是有需求,但是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家長一味的滿足孩子,孩子是無法獲得更多的快樂的,所以就會一直哭鬧。
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要做到先理解孩子,因為孩子哭鬧的背后一定有原因,對于孩子來說,有些事情只是家長的“小動作”,家長要細心觀察,不要因為一些小事情就放縱孩子,讓孩子的情緒漸漸變得更加激動,等到了那個時候,家長再去處理就已經晚了,不要打罵孩子,一旦打罵教育就沒用,甚至會給孩子留下終生的心理陰影。
3.多陪伴孩子,與孩子一起運動
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工作忙,就很少陪伴孩子,而導致孩子缺乏運動,孩子的身體素質變差,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產生輕生的念頭。
作為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可以帶著孩子一起運動,讓孩子慢慢的從悲痛的情緒中恢復過來,而運動可以讓孩子釋放悲傷的情緒,這遠比整天悶在家里,出去玩更有意思,也更有利于他的身心健康。
四、如何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平時不要對孩子的一些事情大包大攬,讓孩子養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習慣,認為自己只要想哭就應該哭,不想要就應該哭。這樣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傷害,以后做事往往都會出現先入為主的思維,而不懂得變通,凡事都想靠自己,這樣的孩子長大后很難適應社會生活。
所以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明白自己當時的心情和感受,這樣孩子才更容易理解和接納家長,家長也更容易走進孩子的世界。
家長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要懂得看見孩子的情緒,多關心孩子,多了解孩子的內心,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最后多給予孩子鼓勵,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學習動力不足
有一部分孩子出現厭學的情況,往往是因為學習壓力過大,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
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父母都要多多鼓勵,多給孩子自信心。
也許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家長不能及時幫助他們,或者是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不愿意再去學,而且會因為父母的責罵產生厭學情緒。
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多關心孩子的學習,引導孩子的學習。
總結自己孩子學習的經驗,和孩子一起討論,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方法,家長也能輕松的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對策:
1. 多和孩子溝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父母千萬不要過多的參與,應該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然后和孩子一起通過游戲來解決問題。
2. 制定規則,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合理的規則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