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青少年心理咨詢中心主要服務對象是青少年,主要服務于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咨詢。
孩子們的課業壓力較大,回家可以有針對性地找父母補習功課,但父母對于孩子的心理問題卻束手無策,在家時孩子還能好好地做自己,到了學校卻要先去學校接受集體生活。有些父母一提到孩子的心理問題,好像就覺得世界末日到了。其實不然,這些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比他們家更安全的了。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科主任醫師曲姍告訴記者,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F在有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雖然父母疼愛孩子,但是過分溺愛,凡事都想自己做主,把孩子交給學校就不管不問,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有一種厭煩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秦女士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究其原因,受父母的影響非常大,其實就是因為父母過于嚴格,從來沒有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也從來沒有想過給孩子應有的尊重,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
另外,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家長的教育方式與家庭教育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已經有了自我意識,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有時甚至會和家長產生矛盾沖突。因此,家長不應該過分苛求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完全放任自流。
家長們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應該要有正確的認識,要掌握好方法,不要過度的壓制孩子的獨立意識,而是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不能一味的對孩子說“不”。
一、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
青春期的孩子有獨立意識的時候,家長們可以讓孩子知道一些事情,讓他們自己去完成,這樣的話可以減輕他們的壓力,孩子們會更愿意獨立,在遇到事情的時候會更加有主見,而且會更加有擔當。
因為孩子知道家長會給自己一定的選擇,他們會在某些事情上主動的去完成,并且主動的去思考,比如說自己的衣服怎么搭配,自己去買一些他想要的東西,這些都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家長們不要總是擔心孩子太小不會走路,給孩子的一切選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后才決定的。讓他們學會自己去選擇,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們會有思考,也會有了解,很多人都會選擇犯錯誤的時候,但是勇于承擔錯誤,才能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當他們的靈魂出現困惑,當他們的靈魂出現偏差的時候,希望孩子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在這片廣闊的天地之間,能夠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是作為父母的私有財產。所以當他們犯錯的時候,也不要對他們的錯誤進行打罵,要對他們的錯誤行為進行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吸取教訓斥改正錯誤。
5、 多帶孩子去參加戶外活動,鼓勵他多與人接觸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性格偏激,很多孩子都有叛逆的行為,家長帶孩子出去玩,都會把孩子當做出氣筒,孩子們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滿,就會選擇網絡中尋求刺激,就會去網吧和游戲中尋找快樂。家長不要過分的溺愛孩子,只要教會他們在現實生活中追尋一些小樂趣,就能夠讓孩子從虛擬世界中走出來,家長不妨多帶孩子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空氣中運動,呼吸山水,這都能有效的拉近親子關系,還能讓孩子對手機的注意力從游戲的虛擬世界轉移。
孩子的好奇心一般都比較強,而手機中的很多內容,也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手機上的一些游戲也能讓孩子的三觀由于好奇心而逐漸的建立。
孩子在生活中的這些經歷,家長如果可以多帶孩子去感受一下,就能夠在孩子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時,及時糾正過來。并且加以引導教育,讓孩子形成正確的三觀。
孩子在手機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合適的位置,找到自己的位置。比如很多時候孩子是在電動車上,或者是和別人吵架的時候。這時父母可以在一旁觀察,看看孩子在手機中是在玩什么,并且詢問一下孩子的意見,引導孩子說出他的想法。
第二步,陪孩子玩游戲
當孩子學會了一些游戲之后,父母就可以陪孩子玩一些益智類的游戲,如拼圖、樂高、成語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思維能力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第三步,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孩子在玩手機的時候,父母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為什么喜歡玩手機,因為孩子喜歡玩手機里的游戲,里面的內容符合孩子的好奇心。當然,父母也可以從孩子的興趣愛好著手,讓孩子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當孩子的興趣愛好不再是手機游戲的時候,那么孩子自然而然會放下手機。
而培養孩子良好的興趣愛好,最好的方式就是父母的陪伴。父母帶孩子玩,不僅能讓孩子放松心情,還能夠增進親子之間的關系。父母要抽出時間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玩樂高、玩玩具、陪孩子看書、陪孩子做手工,以及鼓勵孩子去看各種展覽、逛博物館等,真正成為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才不會把注意力全部都放在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