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心情簽名,讓家長很頭疼
很多家長吐槽,孩子兩歲的時候特別頑皮,無論大人說什么,他都要頂嘴,讓他做什么他偏不做,自己都快氣死了。尤其是到了兩歲以后,娃性情大變,讓家長措手不及。
《可怕的兩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家杰弗里·伯恩斯坦,是著名的教育學家,因為他在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不要怕,孩子只是需要學習如何學習”。
這本書,從男孩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來幫助家長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并且對于家長也有很好的建議和幫助。
第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注意力問題
1. 孩子的注意力問題,不一定是“注意力”
對于孩子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導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比如,孩子做作業時,很容易被外界的聲音所吸引,一會做這道題,一會看電視,一會玩玩具。所以,當孩子不在學習的時候,更容易走神。
2. 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持久
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或者是會分心做其他事情,比如,閱讀、學習、寫作業等,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學習效率不高,容易走神。而且總是“三心二意”,作業做得很快,字跡潦草,沒有認真思考,這樣的孩子,成績很難有所提高。
3. 專注力
人的一生要經過很多的事情,很多人都沒有辦法專心致志的去做一件事,更何況是自控力非常薄弱的孩子。對于那些容易分心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專注力是比較差的,對于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總是坐不住,很難堅持長時間做一件事情。
專注力差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難以集中注意力,寫作業的時候,一會想喝水,一會想上廁所,一會想吃水果,一會又想上廁所,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由于注意力難以集中,會出現很多錯誤,孩子經常做事情就很磨蹭,不愿意做事,學習效率不高,同時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影響。
2.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影響孩子自控力的重要因素。
一個人如果擁有自控力,那么他就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緒,在做事情的時候,能夠做到心無旁騖,全身心的投入,事情的成功率也會更高。
有些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父母的督促,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自控能力卻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孩子做事的時候,即使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也不至于會束手無策。
如果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父母在一旁監督,就會顯得格外的艱難,可能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所以,父母在孩子這個階段一定要適當的去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讓孩子能夠有自己獨立的思想,讓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當孩子做的事情,可以安安靜靜的完成,父母不要去打擾孩子,任由孩子自己去做,這會讓孩子變得非常的急躁,不懂得控制自己的行為。
其實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后期的成長過程中逐漸的成長起來。父母只需要在必要的時候,適當的去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可以適當的去放松一下,這樣孩子的自控能力也會慢慢的提高。
3、 學會引導孩子
當孩子的自控能力提高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學會去引導孩子,可以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父母也要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孩子有自己的時間去獨立的進行學習和工作。
孩子慢慢的會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處事方式,所以父母們一定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和支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父母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從自己的生活中去找到生活的樂趣,父母們不要一味的只關心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們總是在關注孩子的成績,但是這種關注也會讓孩子在壓力當中越發的壓力無處釋放。
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一個孩子是沒有壓力的,他們也不想父母的面子被揭穿,他們自己做的選擇也是正確的,所以父母們不要總是揪著孩子的成績不放。他們自己也要不斷地努力去奮斗,去面對和學習生活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