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不聽話的孩子的一句話:“現在不聽話,以后就給我滾出去”。這下好,氣急了的父母才會選擇打孩子,或是罵孩子。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憤怒的帖子,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有位網友的留言道: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現在才知道當父母有多苦,當你累到,想找個人傾訴時,你卻在做無用功。
孩子是無辜的,他們不理解你的苦衷,當你提出要求的時候,他們的耳朵已經聽得進去了。
但是,他們會覺得你很啰嗦,或者認為是溝通無效,從而進行反擊。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小時候是不是被父母打了。
因為作業沒寫完,媽媽會罵自己,而且第二天老師要檢查,她會打自己。
她在學校里跟同學鬧了矛盾,被老師請家長,媽媽只會歇斯底里地吼罵她:“你又惹事了?誰惹你了?”
即使她已經不被老師請家長了,但被罵的理由仍舊是“我做得不好!”
她會覺得,父母不愛她了,她在學校里表現得很正常。
媽媽只會給她更大的壓力,并且不會安慰她。
但其實,她對自己的要求是很高的。
如果沒有被同學邀請,她會覺得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壓力很大的時候,她其實會想要找人傾訴,但又不敢告訴父母,因為擔心會被嘲笑,忍著壓力,她選擇了去找同學。
這是一個很好的釋放壓力的方式,但如果家長總是對孩子說:“你就是想太多了,管好你自己就行了”,甚至不想管好你自己了,那么孩子是很難對自己負責的。
他要么叛逆得厲害,要么就像一個小時候那樣無拘無束,拘束無趣。
4
“抑郁”,應該是被家長“逼出來的”
曾經看過一個視頻,片中一位初三的男孩,因為看不慣學校的規章制度,屢次被勸退。
原因無非就是不想上學,想出去打工掙錢。
被家長送來的原因是,他覺得學校的規章制度過于嚴謹,對他不起任何作用。
正如全中國最優秀的學府北大才女武亦姝的爸爸,在一次采訪中說的那樣:
“從女兒上幼兒園開始,我們就讓她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只要睡夠了,就可以隨時起床,如果不起床,那就不上學。”
這位家長的做法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在培養孩子習慣的時候,需要家長們保持足夠的耐心,不能操之過急。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好習慣的培養絕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不懈,只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就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軌跡不同的,這些孩子都是家長的驕傲,也是作為家長,對于孩子教育問題上,可謂是費盡心機,也是下了很多方法,但是最終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那家長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呢?
1、切忌嘮叨,不要過度的干涉孩子的成長
我們不要對孩子管得太多,而是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只要讓他們嘗到生活的甜頭,下次他就會按照自己的節奏來,有錯的時候,我們也不要過度的嘮叨,有錯的時候,及時的指出來,讓孩子吸取教訓斥,避免下次出現同樣的問題。
2、少點嘮叨,給孩子自己做主的機會
到了孩子上小學的年紀,家長就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做主的機會,不要過多的干涉孩子,讓孩子自己去決策,并且家長不要過多的參與到孩子的事情中,給孩子一些獨立的空間,這樣孩子會感覺到自己有了選擇的自由,而且他也會有一種責任感。
3、多給孩子一些鼓勵
小孩子都是喜歡聽見表揚的話,而且很多家長總是很喜歡夸獎孩子,在這樣的語言中,孩子會覺得家長對自己特別的在乎,特別喜歡聽自己的話,因為孩子認為家長的想法都是自己的,所以家長對孩子的表揚也是很重要的。
家長們要懂得,表揚和鼓勵,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們要把握住表揚和鼓勵的度,培養孩子的積極因素,并且要善于發現孩子的進步,鼓勵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助力,但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需要不斷地學習。
今日話題:家長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鼓勵的作用呢?